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お菓子paradise

日本除了很多東西很好買之外,我覺得它最大的罪過就是到處都有誘人的お菓子想到當初來到這邊時,頭兩個禮拜,體重大幅的下降,除了每天都走一大堆路之外,三餐的飲食都很清淡。尤其大部份都是由自己料理,油、鹽的使用都可以控制,所以還得意洋洋的覺得太好了,可以在日本好好減肥了。當然這邊的食物都好吃的沒話說,不過礙於金錢上的考量,這一點我倒是不用擔心~因為也吃不起。記得當時遇到台灣來的前輩還很開心的跟她說我覺得日本太好了,真是個減肥的好地方。不過當時她卻用狐疑的眼神看我,很誠懇的跟我說:你錯了!因為我來到這邊胖超多。我起初還不知道她是什麼意思,現在漸漸明白了。

女生的天敵就是點心,比起男生,我們更容易為甜點動心。我想吃甜點是用另外一個胃這一句話的發明者應該是一個女性,因為實在太貼切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去到甜點吃到飽或是下午茶店,清一色的看過去都是女性同胞。而日本正是一個可以滿足許多女孩子夢想的地方~但天堂跟地域只隔著一條線,太過的放縱自己在這樣子的國度裡面,很容易就會跌入無止盡的深淵。

日文裡面點心叫作:お菓子。除了是對於一般餅乾的統稱,另外還有分成洋菓子和和菓子兩種。洋菓子就是西點,也就是我們現今常見的蛋糕、一切跟奶油、糖相關的點心。而在東京,洋菓子最興盛的地點就是銀座。許多有名、老字號的點心舖都是出自這一個地方。不過像菓子這種吃不飽的東西,當年也的確是奢侈品的一種,只能在銀座這一種繁榮的地段生存。否則一般的民眾哪能吃得起?東京還有一個洋菓子新興區,那就是位於比較南方的自由が丘。若是有人來東京堅持一定要去自由が丘,八九不離十是要去朝聖洋菓子的。走在這一帶,到處都有咖啡店和甜點店~不買上一個點心,就像是沒有到此一遊的感覺一樣。

不過有人是洋菓子的粉絲,自然相對會有和菓子的熱愛者。日本人因為有茶道,一般人在家裡除了喝啤酒之外,大概第二愛喝的飲品就是茶,而且大多都是我們熟悉的抹茶。不過跟中國人喝茶是泡茶葉不一樣,這邊的茶多數是茶粉。雖稱作抹茶,但就是綠茶粉,不過我覺得最大的不同點是,這邊的綠茶一點都不澀。但聽說茶道所喝的抹茶苦的不得了,所以一般都會另外提供一道精緻的和菓子,好平衡一下飲茶者的味蕾。和菓子多數是甜到一個不行,我覺得甚至還比西洋糕點再甜上好個好幾倍。走的路線,與洋菓子是不一樣的精緻風,很多像是用陶土捏造出來的瓷器,有的甚至還晶瑩剔透,美到不行,根本不感覺它是食物。

他們的份量也多小到可能一口吞下都還覺得少。吃它的目的,我想大部分都只是在享受這種藝術的氣氛,和體會享用它時的美感。吃和菓子還很講究,放在碟子上,有時還會有花瓣相伴。即便它已經是小到一個不行,還必須要用竹刀均勻的切成四份,再慢慢得一口一口的配著飲用的茶,緩慢的放進嘴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來到這邊還沒有吃過和菓子得一個最大原因,除了它貴到荒謬之外,就是依照這樣的禮節吃東西,我的耐性會被磨光。

不過和菓子在我心目中比較像是藝術品,我不覺得它是食物,也沒有慾望想要吃它。為什麼呢?因為它多數是豆沙餡、或是棗泥、芝麻之類的食材,我不是不喜歡只是很容易感到膩。要我花一頓飯的錢去吃一口豆沙,我寧願回台灣大嗑綠豆椪。另外因為和菓子要做的精緻、色彩繽紛,可以想像它到底用了多少的食用色素。要我花大把的錢去買一個含有很多化學成份的東西說真的我還不太能夠接受。不是我在胡謅,很多和菓子禮盒拿起來看,可以發現它們的使用材料,很多都是唸得出來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名詞,挺恐怖的。但即便這樣,好像和菓子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還是級高的。鮮少會是買回家自己吃的,多數是當禮品。畢竟外觀比較精緻,也西點來得耐放。

不過我目前說的多是百貨公司專櫃裡面賣的和菓子,也是有很平民、隨處可以見的和菓子,那就是団子,也就是我們一般熟悉的糯米糰子。口味各式各樣,在便利商店、超市、甚至小販都可以買的到。算是這邊的人氣點心,我因為本身沒有很愛大福之類的點心,所以並沒有感受到太大誘惑。但吃過幾次下來發現他真的超有飽足感,所以對會一直有點心欲的人可以建議吃這個,吃下一串可以都不用吃正餐了。另外就是仙貝,有是一種超有飽足感、且可以讓人慢慢磨牙的健康點心,我個人倒是滿喜歡的。

但我來到這邊最大的敵人就是一般可以在超市、便利商店買到的包裝點心。除了許多在台灣是沒有看過的之外,它們這邊很討厭的就是一天到晚推出限量版口味,而且真的很快就會消失的那一種,讓人覺得真得不得不抓緊時間好好給他買下手,試一下口味。不知不覺,只要推出新口味,便會習慣成自然的買了下去,進而就順理成章的進到了自己的五臟廟。真的是罪過啊!除了包裝吸引人,老實說我覺得味道也真的很好,而且常常都是一小包一小包的份量,讓人覺得不會太有負擔,危險性不大。但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會更頻繁的接觸,所以用甜蜜的毒藥來形容真的是再適合不過了。

雖然說身體要付出的代價很大,但其實嚐試這一些的お菓子也是生活樂趣的一種。出去時會有想要尋覓新甜點的探險精神,也會對不同的季節、節慶產生不一樣的期待感。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女生都無法自拔的深陷於甜點世界,或說是心甘情願的可望著甜蜜的負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