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關西之行2.2~三十三間堂、宇治

從東福寺離開我們又繼續往北走,步行了20分鐘抵達了位於七条附近的三十三間堂。其實它的全名是蓮華王院本堂。它的佛堂是建成長型的樣子,全長120公尺,其中正面被柱子分割成33(一間有1.8m),故稱三十三間堂。但它真正的特色在於它裡面供奉了1001尊的千手觀音,而且鎮殿之寶(供奉的神)是一尊巨大的千手觀音像。保存了七百多年,歷經數個朝代,跟日本歷史上的偉人豐臣秀吉又有許多的關連,所以現在是三十三間堂京都裡的一個重要文化遺產。

這裡當然也是要花錢進去的,而且是迄今最貴的:600円,但對於佛教信徒而言當真比什麼都還划算。其實一進到裡面我就後悔了,經歷過鹿港事件之後,我最討厭去的地方就是有一大堆神像的佛寺。雖然在京都也參觀了許多的佛寺,但我多只是在外面欣賞建築物和它的歷史,根本不太管佛像的,但這裡就不一樣了,我等於是花錢特別近距離的去看觀音像。但怪我自己在進去之前沒有做好功課,根本搞不清楚它裡面是幹嘛的,只因為它有名所以便排進了行程,等到付了錢拿了票我才驚覺自己在幹嘛。但為時已晚,只好硬著頭皮進去參觀。

旁邊的小神社
我們進到裡面並沒有直接進到室內去看千手觀音像,而是沿著佛寺的外圍欣賞了一圈它的庭院。三十三間堂由於蓋的狹長,所以他的庭院也是設計的長長的。走一圈下來也需要不少時間。不像是我前幾個看到的庭院般那麼美麗附有設計感,但也挺有特色的。冬櫻還在盛開,雖然不多但是稍為填補了我們欣賞不到日本春櫻的遺憾。佛堂另外一邊還是有池塘、流水,甚至在旁邊還有一座小的神社,又是一個見證著過去神道教和佛教相容的遺跡。

冬櫻
進到裡面是禁止攝影的,所以大家只好聽我的描述了。雖然三十三間堂的焦點在這裡面的1001尊千手觀音,以最大的千手觀音作界線,左右各500尊;但這邊還有其它的鎮堂之寶,那就是兩尊風神、雷神的神像。跟在中國古話上面看到風神和雷神沒有太多的差別,看起來很兇,就是我不喜歡的神像樣子。另外這裡面還有28尊部眾像(保護千手觀音和其它信徒的神),是以木材製作,分別製作不同的部位再鑲嵌在一起,漆上漆,並用水晶當作眼珠鑲上去而製作而成的。外表看裡來會已為是用金屬鑄造出來的,所以我個人覺得它的技術很了得。

三十三間堂院內
近看這一些神像以及他們的來歷,真的可以清楚看見印度教的影子。雖然各個神有它自己的故事,但多多少少可以追溯回到印度教這個源頭。這學期因為修了宗教學,所以對這一些稍微有一些了解,所以參觀起來比較有趣,但說真的我不太喜歡這裡的氛圍。超級陰冷,我看到一半時就受不了的加速離開,走馬看花將剩下的500尊迅速瞄過去。殊不知繞到它的後面還有許多其它的展覽和神像,我最後是用半奔跑的速度回到了入口。

離開三十三間堂後,我們走路回到東福寺車站搭車,前往京都附近的宇治。沒錯,宇治就是大家熟悉的宇治抹茶的故鄉。位於京都的東南方,等於是往奈良的方向去。抵達宇治時天氣並不是太好,加上又是毛毛雨天,所以旅客只有小貓兩三隻。我們出了車站左轉,首先便是前往宇治橋。宇治橋這邊有著名的紫式部像,紫式部(むらさきしきぶ)是日本重要的女性文學作家,為撰寫源氏物語的作者。源氏物語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世界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算是古代日本文學的創舉,所以只要是書中寫到的地方,都會成為現今日本觀光的重要景點。跟紫式部像合照完之後,我們往東南的方向前進,沿著平等院表參道往下走。

平等院表參道顧名思義就是前往平等院的參道。這裡街道的兩旁都是販賣各式宇治お土産的店,當然一定是圍繞著抹茶為中心。我們隨意的晃進了幾家店,立刻被招代的抹茶、點心收買了,所以便在這邊砸下了銀兩買了不少伴手禮。繼續往下走,我們來到了平等院的門前,再進去之前,也買了來到關西的第一支霜淇淋。說真的這一種天氣吃冰,真的會要了人的命,但又覺得難得來不給它吃上一隻真的有一點浪費。所以便打著哆嗦,慢慢的享用灑上了抹茶粉的抹茶冰,真的很美味,但也吃得自己冷的要死。

其實我們今天來到平等院真的有一點衰。因為這邊最著名、最有吸引力的鳳凰堂正在整修。真的是追心肝啊,但都已經不辭辛勞的前來,即便整個鳳凰堂都被蓋被被了,我們要也看上一眼。所以還是付了300的門票進到了平等院。為什麼那麼想要看鳳凰堂呢?因為日本的十元硬幣上面正是刻著鳳凰堂,另外鳳凰堂上面的鳳凰更是印在日本萬元鈔票上面的那一隻!只是好死不死的,我們來的時候它正在整修;應該說它已經整修好一段時間了,要等到2014年的四月才會重現在大家眼前。

整修中的鳳凰堂
但他們也會在遊客購票之前便再次說明進場會看不到鳳凰堂,所以也是有遊客就這樣掉頭就走,我們倒還是傻傻的進去。進到裡面其實印入眼簾的還是一個漂亮的庭院,有小石子路和古老的建築物。唯一比較倒楣的是,這時又開始下起大雨來了,讓人心情多多少少又被影響到。平等院是建於平安時期,是一個木造建築的日本瑰寶。它的建造格局也很講究:東邊是太陽昇起的「朝日山」有東方極樂世界的「藥師如來」,代表過去;中央的「阿字池」代表現世;象徵西方極樂世界的「鳳凰堂」代表未來,使平等院成為極樂世界的另一種象徵。在平等院內的阿字池上建有鳳凰堂,裡面供奉的是阿彌陀如來,以及51雲中供養菩薩像,所以本來是叫做阿彌陀堂,但後來因為外型很像是飛禽的翅膀,兩端的屋簷上又有兩隻鳳凰,所以改稱為鳳凰堂

鳳翔館
我們雖然無緣看到鳳凰堂,但是卻進到了它旁邊的鳳翔館裡面參觀。裡面展有鳳凰堂的歷史,以及當年的一些古寶,更有鳳凰堂上面的那兩隻鳳凰。介紹上面說這兩隻鳳凰是黃銅造的,但是我覺得它更像是青銅作的,可能有一些朽了吧。老實說,我過去還真不知道鳳凰長什麼樣子呢,總以為牠是比較大隻的雞,但現在近看,發現好像不太是那麼一回事。起碼我看到的鳳凰是雞頭、鷹嘴、麟身、羽翅、鳳爪,不是雞,但絕對是鳥類。打造得很費工夫,的確是一個藝術品。

鳳翔館裡面還展示了那51雲中供養菩薩像,雖然有許多現在正被借出去展示,但裡面現有的收納的確滿完整的。這幾尊雲中供養菩薩像,每一尊都是踏在一多雲上面,每一尊大概有半個上半身這麼大,且幾乎每一尊菩薩都手拿一種樂器。菩薩像在我眼裡在哪裡看到的都長得很像,都是圓臉帶有微微的雙下巴,也就是中國人嘴裡說的福相。我對於他們手中的樂器較感興趣,很多跟我們中國古典樂器很相似,有琴、笙、蕭、鼓等。整棟的鳳翔館打造的非常有現代感,跟它旁邊的鳳凰堂有很大的區別。我們雖然來到這邊看不到鳳凰堂本身,但也只花了一半的價錢看到了裡面的寶貝。

在平等院內也小繞了一下,算是一棟別緻的莊園。有鐘樓、佛堂等等,若是天氣好的話,的確可以在這裡面遊上一段時間。但今天實在太冷了,若是不一直行動的話,會很容易失溫,所以我們便默默的告別了平等院。我們其實也有沿著宇治川稍微漫步了一下,河床很寬,但因為下雨所以河流有一些湍急。若是天氣晴朗的話我相信風景不輸嵐山。但我們的宇治遊也就到此為止,渡過了宇治橋,我們來到對岸的京阪電車宇治站,搭車前往大阪度過我們今晚剩餘的時間。

2 則留言:

  1. 京都真是保存了不少古中國味, 當年漢字被大量使用並沿用至今, 相信讓不懂日文的華人也不至於寸步難行, 只是有時會碰到字與義天差地別的窘境.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這樣呢~剛到這邊若是不小心的話的確會鬧出不少笑話!! 但也因為文化相近,所以生活可以比較自在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