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對於基督徒到底有什麼意義?對於一般的人有是什麼樣的意義?說真的我也答不上來。環顧我的四週,現在到處都充斥著濃濃的聖誕氣氛,東京的各個角落沒有不是裝飾著聖誕樹和各式燈飾的地方,店家推出了種種的聖誕大餐,和聖誕禮物優惠,讓人有一點分不清,聖誕節到底是要與家人、朋友、還是該與情人一起度過的?看著許多的優惠和廣告,商人真的把這一個節日塑造的非常的誘人~令人不自覺的帶著大大的微笑大把大把的將銀子往外灑,彷彿像是散播恩典般的慷慨。但是大家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之所以會有這一種感觸是因為今天參加了我在這邊的住處:早稲田奉仕園所舉辦的聖誕派對。我一直都知道奉仕園是一個教會組織,但是目前為止都沒怎麼跟他們有所接觸。除了上一次去挖地瓜的奶奶他們家是奉仕園的教徒之外,好像也就這樣。每天經過這一個地方,週日也都會聽到教堂內傳來陣陣的唱詩聲,但跟我的生活好像沒有太多交集。不過還是很感恩它們今天為所有住在這邊的外籍生準備這樣得一個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跟她們有比較近距離的接觸。
整個晚上其實都挺充實的,有很好的食物,很多的飲料等等,大家聚在一起,也正好幫助這邊的住戶了解彼此,也才讓我發現有多少跟我同住一棟樓的人我竟然一次都沒有見過。大家趁著吃吃喝喝的時候,敘舊聊天。在這一種場合裡面,很容易看出每一種人的人格特質,特別是當大家都處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下。也不是說,這就完全反映出一個人,但也挺準的。我的目光不停的鎖定在一些我本來就有一些興趣的人:特別是我一直覺得很怪的人。有的其實也都只有在電梯裡面打過照面,相處時間只能說是沉默的幾十秒,但就是可以感覺出一個人的奇特。
參加活動,食物當然是一個很大的誘惑,但當處在一個社交場合的時候,一個大人只顧自己的猛吃,似乎就不是一件太可愛的事情。也有人明顯就是來鎖定派對上提供的酒精飲料;還有平常很閉鎖的人想要趁機一展光彩,但是卻給人感覺很怪異…等等都讓我覺得這個晚上比較有意思。主辦單位相當用心,出錢出力的準備這一切,還招募志工提供資金,希望大家可以製作一些自己國家的代表料理,讓大家可以體驗文化交流。
用完餐後,我們前往他們的主日的教堂(Scott Hall),唱詩歌聽傳道。令我朋友比較難以相信的是,明明也是身為一個基督徒的我,竟然沒有坐在教堂裡面聽過牧師傳道~所以這也是我的頭一次經歷。坐在教堂裡面、面對眼前的十字架和手中拿著的燭火,再聽著牧師說著:路加福音裡面的聖經經節,雖然知道他們的目的是要傳福音,但說真的我感覺不太到,覺得好像只是單純參加某一種宗教儀式。活動的安排是細心、流暢的,若是只是一般的活動我可以理解,但是若要跟基督教畫上等號,我必須說真的很怪。
聽完傳道之後就是表演時間。第一位表演的是唱歌,是一位跟我一同上過日文課的H同學。動漫風的音樂一出來,我一整個傻眼,我想在場的各位也都有相同的感覺。瞬間教堂裡面就開始迴盪著卡拉ok般的音響效果,上面的人也唱到忘我…我只能說我願意為他的勇氣給予掌聲,但也不知道在這個地方,安排這種表演的主辦單位是怎麼想的。接二連三的表演還包括:更多的歌唱表演、挑逗的salsa dance、和羅馬尼亞式的團體舞、最後一個才是讓我感覺真正想要吐血的話劇表演。
劇中一景 |
畢竟是聖誕節,所以大家都在想不外乎就是一些典型的聖誕節劇碼:像是耶穌誕生、悔改、恩典等等。但這一齣劇完全就是大鬧劇。因為是用日文表演的,所以聽不太懂,不過想說可以從角色、肢體動作猜到一些劇情的軸心。表演最開始還知道大概跟救世主有一點關係,但五分鐘過後,瞬間就變成成人笑話尺度的表演。到最後我也不想要知道他在幹嘛了,只是隨著他們白癡的服裝笑一笑。整個過程中:外穿內褲、勃起、槍、黑道、醉酒等劇碼都出現了,對於還有可能出現的東西大家應該也不會感到意外…並不怎麼賞心悅目,但最糟糕的一點是,現場還有小孩子在座,非常認真投入的在觀賞這一齣表演。爸媽想說把小孩子帶來教堂應該比較放心~結果在這邊反而上到了許多學校老師不會教的東西...
說真的,排出掉吃吃喝喝這一環,我覺得這一個晚上過得超莫名其妙,也不知道其它人開不開心。其實我現在覺得,節日存在的道理,常常都是為了幫助大家忘記現實是什麼樣子。好像到了這一天,就可以進入時空膠囊一樣,將過錯、煩惱、憂慮拋在腦後,好好的享受當下的美好。我個人覺得這並沒有什麼錯,畢竟給自己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或許是再繼續努力的動力。但若是茫然、沉迷於這樣的生活,我覺得這會使這個魔法漸漸變黯淡。
小妹妹昨天一天趕三篇進度, 可見她是不想輕易"破"紀錄的?
回覆刪除社會越"文明", 人就越迷失. 這就如"人生的奧秘"所講的: 人有靈, 但卻被人完全輕忽. 所以即使身,心裝得越多, 人卻因靈空洞而越失衡.
宗教就是有各種與神有關的活動, 但就是沒有神, 讓人摸不著神. 我們有真信仰, 何其有幸, 但也需要伺機傳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