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步調快速的日本人

日本人人很多,生活步調很快應該是很多人對於日本的印象之一。其實我也是,還沒有到這邊之前,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關於日本的畫面,常常是取景在像渋谷、新宿、東京駅這一類的地方,也就是東京最繁榮最壅擠的地點,所以看到的都是一大群一大群的上班族,快數步行通過的畫面。其實真正到了這邊,感覺會更強烈,像是每次去到池袋想要從西口走到東口,總是要通過一段很長的地下通道,又好死不死這邊是所有交通系統的交會口,加上兩邊又有兩家百貨公司的相聯入口設置在此,所以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個噁心畫面。不要說小孩子會走掉,就連大人都很容易走散。大家的步伐又很快速,根本不太容許你停下來,或是猶豫想要往哪一個方向前進,一切都需要當機立斷。

這樣的情形總會讓我想起在美國開高速公路時的情況,在大都市裡想要從最左邊連切5個車道至最外邊的出口交流道的那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在東京的車站裡面常常都可以體會到,只是是放慢版的人肉穿梭經歷。說真的這一種感覺更不舒服,因為你根本沒有自己的空間可言。加上因為是人在走,所以到交會處根本不是單純的雙向,人潮是從360度的方向像你擠過來,根本沒有哪邊該禮讓那一邊的道理存在,反正越不在乎別人、越理直氣壯的走過去,就是王牌。像我剛開始頻頻撞到人還會說一下"すみません"現在基本上都不太說了,因為有時會人多到以根本不知道自己撞到了誰。慶幸得一點是這邊的治安還算好,所以不太需要擔心扒手之類的,否則真的要擔心個沒完。

最討厭的就是這邊的靠邊。照理來說日本是要靠左,但是常常到了車站裡面雙邊的方向又會掉換,所以走在路上時明明還是靠左走,但是一下進車站裡頭又瞬間變成要靠右走,在這左右切換的過程很容易跟來向的相撞,實在是很令人困擾。剛開始我還會很懊惱想說:到底是哪一邊?!?果然這一種事需要一點經驗的累積,現在也不太記了,反正就是進到一個新的地方跟著指示走就對了。但是若是進站的時間剛好是一班列車剛抵達的時候,這時會有洶湧的人潮灌進通道裡面,所以左右已經無關緊要了,反正就像是玩彈珠台一樣,左右亂彈。完全就是考驗個人的閃躲功能,因為他們人數龐大,絕對是要閃讓的。好一點的設計車站,會用欄杆左右分道(通常往出口走的會比較寬,因為人潮通過的時間比較一致),但真的人多到不行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無視它的存在。所以就祈禱自己在通行的時候沒有列車進站吧!

我覺得最有壓力的時候是通過共用月台的時候。也就是雙向車都是共用同一個月台的那一種,真的危險到一個不行。加上有一些設計比較窄的月台,因為某些地點建築結構上的關係又要縮小走道,那才真的是讓人提心吊膽。尖峰時段又會有許多人站在這一些地方等著上車(因為會有車門剛好開在這一些地方),整個寬度只能勉強讓一個人穿過~高壯一點的人更是風險重重,說真的我很不想要走這一些地方,但人又很多,當真是後浪推前浪(很怪但實際的比喻),逼得你不得不快速向前通行。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東京的車站裡面會看到許多的車站長。他們除了要在尖峰時段把人塞上車,最重要的是要顧及到通過乘客的安全。因為舊一點的車站月台,並沒有閘門,所以很容易因為推擠就發生掉軌的事情。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東京的各個月台到處都可以看到緊急停駛的按鈕,另外車站長手上也會握有一個開關,就是為了防止不幸的事情發生。我是沒有親眼看過(也不希望遇到),但已經有好幾次搭電車的時候看到電子看板上跑出"發生人身事故"的消息出現,所以班次會被迫誤點或更改。看到這樣的跑馬燈都會打一個冷顫,到底是意外還是刻意的,不免會去想一想,但無論如何都很可怕。若不是刻意的,我想日本人潮太多會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原因。

其實東京跟台北挺像的,在車站裡面大家的步行速度都很快,外加人口密度又高,前背貼後背的走在路上,若是從高處往下一望,當真像是一群群的螞蟻。日本又更像了,因為上班族的男生多數是穿黑色的西裝外套。但趕來趕去的效果到底在哪裡,其實我還在摸索當中。

在這一些個重要集會處,雖然人多到噁心、速度快到腳痠,但日本的交通秩序還是很好,大家基本上都還是很守法,不太可能會出現明明是路燈想要過馬路卻還是會被撞的情況發生。汽車也鮮少在做闖紅燈這一件事~我只看過一次,而且立刻就有警車出現將它攔下~但是不得不說,還是有其它的風險存在。

另外一個我還在適應的事情就是這邊的腳踏車。這邊的腳踏車很奇怪就是他們不太按鈴,所以常常會默默的走在行人道上就突然有腳踏車從旁邊駛過(腳踏車可以騎在行人道上)。其實還滿可怕的,因為他們的速度不見得會放得比較慢。我就有好幾次差點被撞下去,真的很恐怖。似乎他們覺得按鈴這一件事情很沒有禮貌,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安全上的顧慮和對他人的警告,所以很想要呼籲這邊的腳踏車騎士"請大家可以適度的按鈴"~我實在不想在日本擁有"被腳踏車撞"這一種愚蠢的經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