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關西之行1.2~第一站:金閣寺、御所、二条城

關西之行第一天的第三站,我們來到了京都最鼎鼎大名的金閣寺,這也是我到此一遊過的地方,但畢竟已經事隔多年,還是會想要舊地重遊,再次印證一下自己的記憶。從龍安寺大門出來直走到大馬路上再往左轉幾分鐘便會到巴士站,我們要搭的是59號公車前往金閣寺。其實要從龍安寺走到金閣寺也是可以,大概走個10~15分鐘就能到,但因為今天下雨我們又有買一日券,所以想一想還是跳上了公車。五分鐘左右,我們便抵達了金閣寺前站。

跟我印象中的是一模一樣,還是一樣的路一樣的景色,不同的是我又成長了許多,少了第一次來日本旅遊的興奮,更多是對歷史的回顧。但今天的金閣寺人不多,所以不會有一直被催促要往前走的感覺。進到金閣寺的院內,還要走一小段路才會到售票口處。進到裡面又花了我400円,其實說貴不貴,我覺得若是用來維護古蹟的費用還算合理。日本這邊的古蹟大多都需要收費入場,即便是只是在室外走一圈,但不知為何,我覺得都會付得心甘情願(姑且不論自己是否有興趣這一點)。因為他們的歷史文化遺產真的維護得很好,即便非常的悠久也會不時的整修,公共區域也都很乾淨,將古蹟與現代化的服務結合的很好。

金閣寺的入場票很有意思,像是一個符或是一個籤(みくじ),很有紀念價值。但其實園區裡面除了金光閃閃的金閣寺(舍利殿)之外,其實我覺得就沒有太多的驚奇。從收票亭一入場,沒走幾步便到了池塘邊,在這邊就會被警衛引到左邊的一塊空地,這邊是專門用來照相用的。因為池塘的另外一端便是著名的金閣寺。它真的很美,金黃色的外觀非常的貴氣,即便已經建立了600多年,但還是很閃耀。但其實他也不是一直都維持的這麼好,金閣寺遭遇過火吻,現在所看到的建築也是近六十年新建的。但無論如何,不管古代人或是現代人,大家一看到黃金般的東西,眼睛也都會自動發亮,更何況是黃金屋?

從遠到近這樣看它,其實我覺得很有可能外面是塗著一層金黃色的亮漆?因為實在是太均勻了,若說是貼上的金箔其實真的有一點難以置信,畢竟長年在外風吹日曬,到底要怎麼維持它的外觀?往回,逆時針的方向繞著池塘走,可以更近的看到金閣寺。感覺裡面好像有作為什麼用途,但一般的旅客是進不到閣內的。步道的右手邊有一個陸舟,其實也就是一個盆栽藝術,讓松藉著支架的搭建,弄的像一條小船,很有它的特色。

看完金閣寺,我們便沿著寺內的步道順路參觀。沿途有許多許願的小遊戲,讓大家可以投錢許願。這個時候大家會把想要投準的精神拿出來,不知不覺得會不停的挑戰,已經不在許不許願了,只是一心想要將硬幣投進小壺中。我們是沒有玩,但有看到其他旅客在那邊玩的不亦樂乎。

院內還有一個景點叫做鯉魚石,像是一個人造的小瀑布。讓人想到魚躍龍門的典故,只能說這一個金閣寺當真是走吉利路線,讓大家可以在此沾上一點喜氣和福氣。金閣寺因為是佛寺,所以裡面也可以看到可以燒香拜拜的地方。即便是下著雨,還是有遊客、信徒點蠟燭祈福,而我呢?又是拿著相機對著他們猛拍。金閣寺(又名鹿苑寺)屬於相國寺派的一個寺院(和相國寺、銀閣寺是同一個宗派的),也不知道裡面是供奉什麼神,但是知道它和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有許都的淵源。看完了金碧輝煌的古代藝術品,我們便離開了這一個地方。

下一個景點是今天的重頭戲,也是為什麼必須第一天特地前來京都的原因。因為我們提前申請要參觀京都御所,也就是古代的日本天皇居住的地方。其實一直到明治天皇小時候都是住在這邊的,所以有這個機會可以進到裡面,當真十分幸運。想到我們走的路就是古代君臣通行的地方,默默的就覺得很榮耀的感覺,好像自己很是一回事,想必去到中國的紫禁城應該感受更深吧?

在京都御所的預約行程是下午兩點。我們提前到了這邊,特意沿著京都御所繞了一圈。御所的範圍真的挺大的,我們以正常的步調繞一圈,大概要花個20幾分鐘(這還不包含它外面的京都御苑)。跟皇居或是其它城池的差別在於它並沒有一圈又一圈的護城河,只有高聳的城牆和壯觀的城門。只是走在城牆的外邊,便可以深深感覺裡面的世界跟我們外面有多麼大的區別。跟其它的日本古蹟一樣,它沒有逃過火吻,京都御苑的內里、外里都發生過火災,所以也經歷過數次的重修。而現今存留的京都御所是當年的內里部分。

環繞著京都御所有六道門:清所門(參觀者的出入口)、宜秋門、建札門、建春門、朔平門、皇后門。西邊三道門、東南北各一。有趣的是一般的前外圍都會建得方方正正的,但是京都御所在東北角的地方刻意建缺一個角,因為他們認為這一個方位很不吉利,所以用缺角的方式壓住這樣的煞。參觀御所要事先上網預約,有一點麻煩,若是不知道的人就會白白跑一趟。但是好處就是它是免費的而且附帶講解。我們申請的是一個小時的英語導覽,雖然外面仍在颳風下雨,但預約的遊客也都依約到期。這種團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不會出現大批大批的旅遊團,所以整個參觀的過程相當有品質。

整個內里其實包含了幾個主要部份:正殿、內宴之殿、天皇居所、以及後宮。我們今天除了沒有參觀後宮之外其餘的都跑了一趟。雖然不能進到建築物裡面,但是從外面看進去也相當的壯觀。加上有解說員的介紹,所以大家對於建築物的公用和特色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但其實在裡面繞來繞去我頭都昏了,搞不太清楚顯在到底走到哪裡了,反正就是抓緊機會拿相機對準就拍了。反正就是一個感覺:這裡的一切都好大!參加這個團它也不容許你脫隊。前面有人帶著講,其實後面也有人跟著,似乎是深怕大家一進去就不出來了。

但在裡面我們經過了古代日本天皇辦公的地方: 紫宸殿,也是內裏的正殿。遠遠的看過去滿威嚴的,有那麼一點中國古代的都城的味道,畢竟京都是仿造過去的長安建出來的城市。也參觀了過去天皇的居所:清涼殿,雖然氣派但我還是覺得我寧願當現代的平民也不願去當古代的天皇。

院內有許多的遊戲區域,像是蹴鞠場、花園、觀戲處等等,但他們的天地也就在這小小的苑內,即便空間再大,但是跟這整世界想比起來,還只是一個華麗的牢籠。讓我想起看大河劇的時候,幕府將軍說的:這個身分是一個詛咒。有榮華富貴卻沒有自由。雖然我不是日本人,不了解他們的歷史文化,但是皇族的悲哀我想在世界各地、各個朝代都是一樣的,所以面對我今天所擁有的看似平凡的一切,其實對古人而言都是一個奢想時,便覺得自己何其的幸運生在這個時代(也生在了對的地方)

離開了御所其實天也快暗了,但我們仍有一個行程,那就是前往京都的古城:二条城(にじょうじょう)是一座建於江戶時期,德川家住所得一個平城。題外話,其實說到日本歷史,對於天皇,我覺得我對於江戶幕府還是比較了解。在面對古蹟文物時也會對德川幕府的事情比較感興趣。所以對於二条城,我是抱持著比較期待的心情。但不幸的是二条城的入場費太高了(600),也不是說花不起,但是面對太陽要下山的時間只剩不到一小時,我實在不願意花錢進去還沒有看完便要被趕出來。所以只有含恨的只跟城牆照了相片。即便如此,我還是會堅持說我去過二条城,因為默默的現在參觀日本100大城已經成為了我想要達成的目標。二条城在歷史上有名的點在於,它是幕府末期,末代將軍德川慶喜進行大政奉還的地方,在此將政權歸還給天皇。雖然沒有常見的天守閣,但是也算是一座小有規模的城池,有機會的話,還是想要親自進去參觀一下。

第一天的關西行程大概到此便劃下了句點。說真的,坐了一晚的夜巴,又走了一天的路,我跟學姊當真都累翻了。還必須回到京都車站再坐車回到大阪。但是即便身體非常的疲倦,但是第一天所參觀到的古蹟、欣賞到的日式庭園景色都讓我感覺心靈非常的滿足。京都的確是一個可以薰陶一個人藝術氣息的好地方。

 

1 則留言:

  1. .....但他們的天地也就在這小小的苑內,即便空間再大,但是跟這整世界想比起來,還只是一個華麗的牢籠。讓我想起看大河劇的時候,幕府將軍說的:這個身分是一個詛咒。有榮華富貴卻沒有自由。雖然我不是日本人,不了解他們的歷史文化,但是皇族的悲哀我想在世界各地、各個朝代都是一樣的,所以面對我今天所擁有的看似平凡的一切,其實對古人而言都是一個奢想時,便覺得自己何其的幸運生在這個時代(也生在了對的地方)。.....佳句, 爸我蠻欣賞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