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各式各樣的人,現今在我心目中的愛喝前三名是:韓國人、日本人和德國人。我這邊所指的愛喝,完全是看單次飲用的量。但日本人這一個選項也是在我來到這邊之後才上榜的。日本人到底多愛喝(但不太能喝),想必在我之前的分享都可以看出個蛛絲馬跡。另外可以印證的點就是走進這邊大大小小的藥妝店,一定都會有一個特別的區域販賣解酒劑、甚至旁邊會順便販售保肝藥物。理智一點的人會說,幹嗎要做這一種事情?喝酒既傷身又傷荷包,隔天還必須要拖著宿醉的身軀進辦公室。我以前也會這麼講,但現在慢慢感覺:難道聰明的日本人自己不會知道嗎? 真正可憐的人不是逃不開漩渦,而是明明知道危險但不得不縱身投入。日本的社會就是這樣,逼得大家不得不。
但喝酒還是有它的好處在。若是量可以控制得好,它可以為生活帶來許多的歡樂。像是洋人喜歡美食配美酒、東方人喜歡吃東西再借酒助興。我個人喜歡默默地一個人喝酒,享受單獨的時光。就像以前的古人喜歡舉杯敬月亮,同樣的感覺我喜歡跟我的電腦一同慶祝飲酒的快樂。隨著年齡漸長,我發現我的酒量並沒有隨著跟進,反而有漸漸轉弱的趨勢。雖然說這樣並沒有不好,但在某一些社交場合畢竟還是會有一點掃興。在做飲料選擇時,也只能鎖定酒精濃度比較低的飲品,否則身體很快就會發出警訊。
所以來到日本這個喝酒文化興盛的地方,我最常接觸的並不是處處可以見到的啤酒,而是酒精濃度只有3%但甜甜潤口的サワー(Sour Mix),像是調酒的一種,多數都是女生在喝的,因為比較可愛。日本女生出去喝酒,若是有男生在的場合,許多時候是不願意點啤酒的。因為喝起來會太豪邁,比較沒有女人味,所以喝有顏色、酒精濃度比較低的サワー會是許多女生的選擇。我也比較常喝這一種,但多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反而是跟別人出去時我都在喝啤酒…真的是很難扭轉形像啊!不過我覺得,啤酒就是要人多一起喝才比較熱鬧、比較好玩不是嗎?
不過我發現我來到日本之後漸漸有比較喜歡喝酒,當然量都還是少少的,有時便會自己小酌一番。想到以前在家媽媽自己釀酒,晚上三不五時便會倒個一小杯,跟爸爸一起喝,說是對身體很好。我以前只覺得媽媽釀得酒甜甜的很好喝,對於它對身體健康的益處啦什麼的也沒有多想。來到這邊是因為還是夏天的時候,有的時候晚上真的會熱到想要裸奔,這個時候開一貫沁涼的啤酒或是サワー,一大口喝下去,真的只能用爽一個字來形容。冬天之後是因為學姊說喝酒會比較暖和,所以現在每一天晚上都會給自己調上個一小杯。特別是前幾天跟同學去飲み会之後,便對於kahlua milk(カルーア・ミルク)念念不忘,所以前幾天便跑去超市,尋尋覓覓下買到了一罐kahlua酒~學姊說這一種酒也是專門拿來做提拉米蘇的一種咖啡酒,並不容易見到。
要調カルーア・ミルク其實超簡單,只要買好酒、有牛奶、和冰塊就可以做出來了。可以隨個人喜好,但大概就是酒跟牛奶1:3,我會對一點水(or冰)否則會太甜,kahlua酒本身就含有很高的糖分。喝起來的味道跟奶茶很像,反而不太有咖啡牛奶的感覺,冰冰的喝、溫溫的喝都很不錯,根本不太有在喝酒精飲料的感覺。但也不要因為這樣就猛灌下肚,因為其實kahlua酒的酒精含量竟然有高達20%,這也難怪許多人喝調酒覺得沒感覺就一杯接一杯,沒想到大概三杯下肚可能就瞬間pass out。
不過說真的,喝酒還是滿貴的。隨隨便便一罐最平民的啤酒都要100円,若是高級一點的都要300円上下;想要到居酒屋或是館子裡喝酒,少說一杯都要600円起跳,這也難怪參加一次飲み会就是動則2000、3000円。所以學生參加越多這樣的交際場合,就越需要花時間去打工賺錢啦!像我這一種來到這邊只出去花錢喝過兩次酒的人,真的算是少數的~當然我也是有遇到滴酒不沾的人。不過可以免錢喝到酒的活動還是有參加過個幾次,應該說,來到日本不會有聚集是不會喝酒的…不知道大家是因為想要卸下面具才需要喝,還是喝了之後會讓別人更猜不出自己的意圖?無論如何,除了上一次喝到吐之外,我個人還是對與酒精滿喜歡的,畢竟這也是成為大人之後少數幾個不錯的特權對吧?
I use Kahlua wine for my tiramisu, have a bottle sitting in my pantry still. I am really into Manischewitz Concord Grape Wine lately, it's sweet with only 7% alcohol, highly recommende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