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會覺得:其實也沒有逼著他們一定要買東西、跟流行,或是一定要畫濃濃的妝出門,是自己享受慣了吧!但現在慢慢覺得~這或許只是一部分,但其實整個社會像是一把無形的刀一直架在他們脖子上,因為若不這樣的話就會很容易被排擠,因為這就是他們的主流。就如同逢年過節時,別人都送部長東西,就單你沒送(或送得比較不好),未來的處境多多少少就可以預知。另外太太軍團們一同出去喝昂貴的下午茶,明明先生的官階較低收入也較低,但你就是不得不一起去,否則在員工宿舍裡面不知道會被說成怎樣。或是穿一樣的衣服上班,其實我覺得這比較不會怎麼樣,但對於一些去上班是為了積極尋覓人生伴侶的同胞而言就會是一個劣勢,就像為什麼公雞求偶毛要比較鮮豔是一樣的道理。諸如此類得事情,讓這個富裕大國,為了面子問題,大家都在辛苦的賺錢再花錢。
我覺得以前看到日劇上演“大和拜金女"覺得很誇張,真的有那麼多東西好買嗎?但其實來到這邊,很多人的潛在拜金因子都會慢慢顯露,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但日本的物價真的貴嗎?當然一般外出用餐、清菜、水果比較貴,但是說真的,我覺得台北根本沒有比較好。單就外食這一點來看,若不說去吃的是路邊攤或是小店裡的乾麵貢丸湯,上一般有冷氣要服務費的室內餐廳,少說也要花個300元,換一換日幣(現在的匯率),也要將進1000円。這邊可能再多個100元台幣,但要知道日本的所得是台灣的三倍,所以我很想要問一下台北的餐廳老闆,你們覺得定那樣的價格合理嗎?再來就是時裝服飾,日本有許多台灣沒有的大品牌,但是價位都很親民,尤其是台灣專門在幫忙代購的牌子,台灣的代理商起碼賺了你2~3倍之上。
鞋子、包包之類也都很有質感但是價格很可以被接受,像是我買的made in Japan的東西都頂多一千初台幣,然而真得都很好用,完全符合了我心目中的幾個點:價格、設計、品質。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觀光業吸引人的關係,不單單是旅遊景點很多,其實光是專程來買東西(給自己或代買)就夠賺的了。要是我有錢的話,我也會想要飛來日本採購。可以用台灣一半的價格買到百貨公司等級的服裝,誰不心動。讓我也真的很想要問台灣百貨公司內的那一些服裝品牌:你們到底是怎麼訂價的?
不單單是東西,房價也是一樣。我剛到這邊一直被灌輸“東京物價很高"的這個概念,所以自動就覺得房價也一定很高。的確,東京市區的租金的確比台北要高出許多,但是若是要買整棟整棟的房子,在市區這邊跟台北房價差不多,有的價格還低一點。但再次聲明,日本的所得是台灣的3倍,所以換句話說,房價只有台北的一半...你說這像話嗎?過去只是一直知道台北房子很貴,但經過這樣一比,我覺得台北真的是ooxx...可以隱約看得到泡沫要爆炸的徵兆。
再回來購物這一點,我最近又探索了日本的網路購物。發覺真的是開啟了另一道門,讓我可以更廣泛的接觸更多美好的事物~也就是更刺激我的購買欲。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信用卡會很方便又很危險的原因,說真的最大的威脅並不是被盜刷卡片,而是刷的人是自己只是不記得而已...也就是衝動購物的副作用之一。不過因為我的是自動扣款的功能,所以我也不確定另外一個帳戶裡面的金額,加上我也會在意銀行計算匯差等問題,所以還不敢太過份的隨意使用。但是日本好買的東西又比台灣多出許多,加上地比較大物產也很棒,所以網購的使用可以將大家的購物範圍大大延伸。我的第一次嘗試是購買二手的漫畫全套,雖然也已經老大不小了,但是還一直不停的催眠自己說:買日文漫畫可以學日文+又很便宜+又是一整套=一定要買的啊!所以就買了。說真的我很滿意,先不說我是用不到1/3的價格買到一整套像新的一樣的漫畫,它整個銷售過程也不囉嗦,下單的隔兩天就到貨,事後又再送你下次消費的15%折價券,真的要人不愛它都很難。
總而言之,日本的物質生活真的是方便、富裕的沒話說。走在鬧區路上,大家都是一包一包的提著。有錢花、有地方花固然很重要,但若是只有這樣,當真空虛的不得了。若是為了自己那還說得過去,但若是買了是為了討好別人、想要跟別人比,那真的是沒完沒了,人生會變得像無頭蒼蠅一樣窮忙。我也沒有超能力,但總覺得看到許多打扮艷麗、精緻的日本年輕人走在路上,會覺得他們空空的,看到的第一眼還會看得到他的個體,但是過沒多久就覺得好像可以將整個視線看穿過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我也說不上來,只是覺得若是可以秤一下他們的靈魂,感覺應該會輕輕的…
"我也沒有超能力,但總覺得看到許多打扮艷麗、精緻的日本年輕人走在路上,會覺得他們空空的,看到的第一眼還會看得到他的個體,但是過沒多久就覺得好像可以將整個視線看穿過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我也說不上來,只是覺得若是可以秤一下他們的靈魂,感覺應該會輕輕的…"---好有自信的口吻, 相信你對自己是越來越了解, 也越來越有把握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