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許多早大學生的對話中我發現,日本真的存在一個想當嚴重的問題,就是它們的閉鎖。日本因為是強國,而且人口又夠多,在不需要跟外界有太多互動的情況下,他們也可以活得很好。就像各地的旅遊觀光一樣,光是應付內需就已經生意強強滾了,可能還不希望其它國家的錢來瓜分他們的資源。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今大家都用一個說詞來說他們:加拉巴哥島化。其實也不是說他們不具備有競爭力,只是感覺他們在許多的事務上跟外界有一點點脫節。但在這資訊演變快速的時代,這樣的一點點,說不定就會漸漸變成一個無法趕上的距離。
我個人認為自己算是一個不太跟得上時代腳步的一個人,尤其是在追逐一些流行的東西,我可以算是懶到一個難以置信的地步(還是有自己喜歡的領域啦)。但在跟許多日本同學的對話之下,我覺得自己還算是挺先進的。之前在一堂課裡面跟我的小組討論現代科技,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大四商學院的日本同學竟然不知道google有推出電話、Windows旗下有XBOX、Windows 8跟之前的有什麼不同、windows
phone的推出等等。當然我想他可能是少數,面對他google出來資訊時驚呼連連的表情,我才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一些科技產業大廠,可以說是每每一有動作就可以在股市掀起動盪。所以我在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保護膜,可以讓有一億多人口的國家不被干擾。不過環看四週,現在日本還處處可以看到有人手上拿掀蓋式的手機,還有很多人手上也都還拿著日本最大的電信公司docomo的手機。這一款手機可是帶出國外完全不能用的,只能在日本國內流通。美國也是類似的情形,手機都需要跟電信公司綁約,所以都是賣會鎖機的機種,所以若是出國出差要使用,就會發現它跟本派不上用場。這一點我就覺得台灣很好,因為在台灣,手機基本上都可以提供外國sim卡的使用。而日本電信公司幾乎沒有賣unlock的手機,甚至連外國unlock的手機在這邊都不能使用。起碼美國市面上流通的幾種多還是世界大廠,但是像日本的docomo就只有它們國內自己在使用。
再來就是今天遇到的活生生的例子。因為上課的小組有人在心得紙張上面畫了一株幸運草,我們便覺得好奇,所以問了我們的小老師(日本學生),這用日文要怎麼說。他說是クローバー(clover),緊接著就跟我們說在日本幸運草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其實跟我們所知道的意思是一樣的,但還是聽他滔滔不絕的分享。等他講完,默默的有組員就說出:這在世界各地應該都是一樣的…。結果小老師表現出一副感到非常驚訝的樣子,他認為大家都知道幸運草代表著幸運這一件事情,真的是太神奇了。…我們在場的應該都覺得小老師比較神奇…。
另外就是英語學習這一件事,我覺得這應該也是日本人自己的痛。當然早大因為學生程度比較高,加上外國學生也比較多,所以整體上來看是一個英語程度很高的大學。但跟一般的日本學生互動發現,他們真的對於這個語言很陌生。跟台灣差不多,學校也是從國中開始便認真的開始教授英語,但他們普遍的英語程度真的比台灣學生要來的差。會不會考試是其次,但以應用面來說,實在有待加強。仔細想一想,我覺得是因為過去許多日本企業在國際享有領導的地位,所以在貿易上都很有優勢。大家等於是屈就自己跟日本協商。所以對他們而言,日本根本不需要國際化,大家也不需要學英語,因為顧客、生意都會自己送上門。所以父母、學校也不會加強這一方面的教育。
但現在局勢不一樣了,網際網路瞬間把全世界全球化的腳步加快好幾倍。國際貿易量大幅提升,各國家都在巴望著成長,所以互相搶單,日本也漸漸失去了它的貿易光環。許多日本人因為多在公司、國家的保護下還沒有感受到這一股來勢洶洶的潮流,所以還在坐以待斃。但許多的早大學生,因為在校內接觸了許多從別的國家前來的外國學生,發現為什麼大家都可以英文這麼好?而感到羨慕、感到挫折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很多人都決定要在寒暑假期間前往英語系國家,好好的待個幾個月,磨練自己的第二外語實力。我想這也就是早大為什麼要一直接收外國學生的原因之一,當然金錢面考量這是一股擋不住的金流,另外就是開放學校,讓學生感受到國際競爭的壓力,進一步促進他們提升自己的實例。所以對於由人說,早大因為收太多國際學生所以排名下降:我想這是必要之惡的結果吧! (雖然我還是堅信,這是日本學生自己太混所以用外國學生拿來當藉口!)
國會鎖, 但資訊管道不會鎖.
回覆刪除人可以暫時因閉鎖而自我感覺良好, 但終究要面對現實.
當大家都"鎖"時, 反倒是給不鎖的人較多機會.
孩子, 感謝主讓你有雙眼可look inside and then have an insight into.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自我提醒,有的時候封閉自己也是漸進的,像是溫水煮青蛙,自己都會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