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清楚的大隈重信像 |
今天算是我在這邊開學滿一個月的日子。來到這邊越久,我真的越來越喜歡早大,有人問我:「乾脆考一考獎學金來早大唸研究所算了!」之前我會直接就說:「怎麼可能?」但現在的我的確會猶豫一下,想一想這其實也可以成為人生的另一條選擇。早大的學生水準已經是日本的上層,但論起研究生的水準更是好(但也要看選擇的是哪一個program~有的一看就是花錢買文憑)~但起碼我目前遇到的都相當優秀。來到現在,我一天都晚都在寫早大怎樣、早大這樣,但其實早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學校,好像都還沒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介紹。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JQoKMzRTJldUtSwo3rwS6GwIhtVfGqUAX0bL7o4o6fc6P7wpyZMSgT3eIfOLCtNyS3ul-L2saZmfr_KXUzEmsNCVXwot6FpJ3ZofFZXetG_8WHa9jGzfFzDRnXppYEHv5brZE-GbHFMdy/s200/waseda+mascot.jpg)
左邊是我上課的26號館 右邊是早大的art gallery |
早大的校本部位於東京都的新宿區,算是在市中心的地方,我住的宿舍就在校本部的旁邊,所以根據我東跑西跑的經驗,學校的地理位置真的很方便,除了坐不到船&飛機,其它的都可以搭乘到。學校分為13個學部(學部在日文就是大學內的院)和23個大學部 (也就是研究所),所以規模相當大,但主要專業是偏重商、社科、文、法。校園也分為了9個不同的校區,我覺得其實這些地相加再一起,學校的規模真的非常的龐大,但由於學生也多(光是大學就有4萬4千多人,研究生+博士生又有近1萬人),所以會覺得地方都不夠用的感覺。每每到了下課時間或是用餐時間,只要是走道、餐廳、電梯就都滿滿的是學生。其實滿令人困擾的,像是我有一次去全家便利商店只是想要買一個飯糰,光是排隊結帳就花了我10分鐘。另外,尖峰時段搭乘手扶梯時,光是從一樓到9樓就要4~5分鐘(搞不好走樓梯都比較快)。這其實讓學生也抱怨連連。但可以感覺到學校也都盡力在改善,因為學校一直不停在修建,蓋更新更高的大樓等等。
大隈重信紀念館、展示廳 |
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在早大校園內還會有紀念博物館、藝術展示館 (都是一整棟一整棟的樓)和一個很漂亮的和風庭院。就可以感覺到學校對於形象、行銷是多麼的在意。創辦人是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 大隈重信先生。我覺得它根本就是早大的校父,每每到了有活動或是重要場合,都會有他的像片出現,甚至還會對著他的相片做宣誓。校本部的正中央也設立了一個大隈重信的雕像,算是早大的精神堡壘。傳說跟它照像頭腦會變好~跟去哈佛要摸腳的傳說一樣。
學校的國際宣傳真的沒有話說。若是有機會上到早大校方的網站就會發現它提供了多種語言的切換(日、英、中簡、中繁、韓)。甚至連信箱、校內課業系統都有至少英、日兩種選擇。而且幾乎每一項資訊都可以查到不同語言的版本。不會像國內的一些網頁(包含政大),首頁和前面幾項重要的網頁有中、英兩種語言選擇,但越點越細選像就會變得全部都是中文或是網頁當掉之類的。由此可見政大要走向國際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善,我覺得最起碼對外窗口要是user friendly。但要做到這樣的地步其實也相當不容易,學校需要有許多的支出。而早大在日本本來就是有名的私校,一般學費(沒有獎學金的情況)也是高得很嚇人,所以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學生要享受這樣的服務,就是需要付出代價。
大隈重信花園一景 |
但若是可以,我很想要深入了解學校的人事營運。這麼大的規模,但很多環節都做的面面俱到,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前幾天在22號語文館遇到女廁的警鈴響起(八成是誤觸),但一分鐘左右就有警衛前來,貼出警告牌示開始做檢查。今天上課時教室的電腦螢幕不靈光,老師在教室直接打市內一通電話,一分鐘後便有穿著西裝的工作人員前來查看維修,問題迅速解決。不像我們以前都要請學生通報,還要跑到管理室,最後才有可能是一個學生工讀生前來查看。當然要做這一點學校真的需要大筆的支出人事費用,而這一些錢哪裡來?其中之一就是大量招攬外國學生啦!這也就是有人說早大的素質有在下降的原因之一。因為對於日本國內學生很難考進去,但許多外國人只要素質不要太差,學費付得起你就可以來讀(當然要申請獎學金的是另外一類)。
我還發現,學校裡面的行政人員平均年齡很年輕。我目前遇到的幾乎都是40歲以下的行政人員。各個都很和善,尤其是我的窗口負責人(Naoko 直子小姐),人真的是好得沒話說。細心、有耐心、英文又好,無論是真的還是假的(因為很多人都跟我說日本人很會裝),但起碼遇到問題,可以有良好的解答之處。
學校的軟體資源也很豐富。圖書館的網站上只要是學生登入,便會有龐大的資料庫,日文、英文都非常的多。也因為學校有相當的歷史(已經是超過120年的學校),又出了許多有名的校友,所以非財務的資源上面有許多的累積。我覺得這也是相當重要的瑰寶。
但早大也不是都好。像我發現,學生也很會翹課,遲到也是非常頻繁的事。而且老師好像也不會怎麼樣。我目前上到的課由於都是英語授課,所以外國學生比較多、日本學生也要有相當程度才會選的課,平均素質比較高,比較不會有太誇張的行逕,但還是看到學生常常遲到。我朋友跟我說,他上的課,學生睡覺的睡覺、吃東西的吃東西、遲到的遲到、翹課的翹課,跟在台灣的學校一模一樣。我在想,是不是越容易得到的東西,大家真的越不珍惜?我們的國家因為富裕,大家把教育視為理所當然,所以根本可有可無? 日本學生很多我知道的是花太多時間在社團跟打工,所以常常本末倒置。真的是死小孩一群~等出了社會就會發現,當學是多麼多麼幸福得一件事情。根本就是人生的一張Ace! 但這種事說了也沒用,除非自己經歷過,否則根本就像重度昏迷一樣醒不了。
偶爾還會遇到的就是,對於老師發下來的pre-study視若無睹的同學。根本就沒有唸就來上課。我真的很想問他,那你要討論個屁啊?我可以了解英文讀物真的分量很重,又有許多的專有名詞要查,但你連一點點、一小部分都不願意看,請問你為什麼要來修這一堂 “英文”授課的課? 討論時偶而會遇到這一種同學,他們就會以沉默回應。所以當老師要小組做分享或發言的時候,二百五的人就不得不挺身而出。
總而言之,早大雖然在許多方面都相當好,但還是有它的缺點或遺憾之處。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這中間取得一個平衡。我覺得這需要領導者的智慧,也需要所有跟學校所有有關係的人(行政、老師、學生、工作人員)都需要有某種程度上的自知,對於學校有認同感,才可以同心協力地一同往前。
觀察面具體而微. 對現象之闡述有重點, 有主見, 本篇數佳作.
回覆刪除thanks dadd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