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融入日本生活的地一步,或許就是要懂得如何吃拉麵。首先,幾乎所有的拉麵店進去之前都要先透過販賣機購票。我一開始覺得好花成本喔,在店裡面擺放一台機器,但想一想,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第一:不會算錯錢,第二:可以減少人力成本、第三:日本店內空間很小,可以減少人員走動的次數(有的甚至只有一排bar檯的空間)。但壞處就是,若是後面有人在等,我就沒有辦法在前面猶豫太久,常常需要匆匆下決定。要不然就是要閃邊,跟後面的人先說 :どうぞ,然後在暗暗盤算等一下要點什麼。錢一放進去,就可以選擇自己要的餐點,要加麵不加麵、要不要加蔥薑蒜、加一顆蛋或幾片海苔,一切都要在用販賣機的時候解決。但要看清楚,按鈕量紅燈就代表可以選擇(會根據你投入的金額提供選項),有的不用錢的可以注意一下~通常是加調味料或是蔥蒜等。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rfUIqZKQ1Bvauop4GXqLsDaBNW9PdxPuv3GWCZCu9a9QhGJFivp0fS0-5khb9QN1V0HcUrH3qZbP__EfcAsT4CuF8VXRekVEFVCPHQBdgkDDQq0I7ASZu4t73qHRQU_7_oc7DZaK1iTfv/s200/2013-10-04+14.34.56.jpg)
每隔一個位置,會有放筷子和各種調味料的地方。都在伸手可及之處,所以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別人。店家也都會提供冰開水(都是冰的),我覺得跟熱熱的麵有一點衝突的感覺,不過它們就是如此。一定會出現的調味料有醋、七味粉、柴魚粉、辣椒油等。但我覺得它的湯本身就夠鹹了,所以也不太會用得到。不過我常常看到學姐將一整罐醋都用完的場景…有被嚇到…腎很強壯。有的店可以事前選擇濃度和鹹淡,這真的要好好思考,絕對不是越濃越划算,要認真考慮自己的腸胃是否可以負荷,這不是開玩笑的。
麵上桌的時候,通常是由師傅端到你前面的bar檯上(我稱它為bar檯),再由顧客自己端到自己面前。吃飯之前將筷子拆開,雙手合掌(筷子衡擺)說 “いただきます”,便可以開始享用。吃麵的時候可以盡情的發出聲音~這樣吃感覺格外爽。但若是擔心吸麵時湯汁亂濺可以問問看店家有沒有提供圍兜兜。看起來會很像大baby,但是為了高級的服裝還是可以忍受一下。我會看到穿著體面的上班族,一個個穿西裝的大男人穿著圍兜兜吃飯,樣子很滑稽但也很可愛。反正東西好吃就好~
最後吃飽後,再次雙手合掌說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說這一些話也不是只有在吃拉麵的時候說,反正無論在家或外面用餐日本人都會這樣。意思就是對於可以吃到這一份食物懷著感恩的心。我接受了(要準備享用了)&謝謝款待,都是對於煮的人和提供食材的大自然表示感謝。吃完後再將空的拉麵碗端回bar檯上,將位置大至清理乾淨,便可以拿東西離開。通常大家都是迅速解決,不會在位置上聊天,畢竟這是設計為 “吃飯的地方”。所以即便店內空間很小,它的翻桌率也很高,讓外面排隊的人可以快一點進來吃。
我很喜歡日本拉麵,除了味道很好之外,也是貼身的體驗日本風俗民情的一個好方式。看著師父準備和各式各樣進來消費的人,可以微微的觀察到另一小塊社會的互動。
有了日本經驗後, 再回台灣吃拉麵時, 就會不習慣了.就像當年小妮子們從新加坡回覺民路的矮房. 哈哈哈!
回覆刪除應該不會啦把把~人要懂得入境隨俗~既來之,則安之~
刪除妹妹力真是越來越融入日本囉!會不會回來後吃完飯也說: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啊?這家拉麵店的設備很設想周到喔,好想再去吃一遍 :)!
刪除沒怎麼論述到拉麵的味道耶…聽說選擇一般鹹度而非濃郁的都感覺偏鹹是真的嗎?
回覆刪除我覺得很鹹,但我因為來這邊還不太常吃,所以不能對它的味道下太多定論。不過是好吃的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