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準確的日本

日本雖然是亞洲的一個國家之一,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俗民情。若有跟日本商社合作過的經驗便知道,這邊的人做事一板一眼。姑且不論在家裡是什麼樣子,但起碼在社會團體中遇到的日本人做事都規規矩矩的。我來到這邊雖然是以學生的身份來體驗,但也可以在生活中體驗到他們的 。華人社會雖然很拼、很努力,但就性格上面來說比較隨便,這也就是胡適的文章裡面出現的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就是這樣、差不多這樣就可以、差不多醫一醫、差不多就死掉了。感覺只是一件小事,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差一點一的話,加總起來就是大海般的差距。我們的社會若是想要進步或是變強,第一件事就是改掉大概就可以的價值觀,我自己也不例外。

來到這邊,我在許多事情上體會到日本人的 ,這裡的準不單單是指準時,而是很多事情規劃上面的準確性。若他們要對你說明一件事,絕對不會只讓你懂個80%,一定要解釋到完全了解,以免後患無窮。大的事情從電車的準時、氣象預報的精準度、到玩撲克牌的遊戲規則。實在是很特別的一個民族。

<交通系統的準時>
就先從電車準時這一件事情來說好了。或許你會說,台北捷運也很準時阿,但火車呢?台鐵有名的就是誤點,動不動就會發生令火車停駛的事情。日本不單單是電車,就連火車都非常的準時。由於它們許多的交通系統都串在一塊兒,有的時候還有不同系統共有軌道的情形,在這樣的情況下還可以不誤點,真的有他的學問。另外,這邊不是像台北捷運,時間一到便關門走人。日本的電車會向電梯一樣,若是夾到東西便會重新開啟,所以常常有人會伸出手硬擠上車,使列車門重新打開再上車(有的時候這樣重複兩次)。或許只是短短的5秒,但加總所有的車站在一起,這個誤點時間就會是兩三分鐘。但是,電車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抵達~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有發現到有時候電車會在某一站停靠比較久。像是副都心線就常會在東新宿停靠個一兩分鐘,或許就是藉這個機會調整列車的抵達時間。加上多數的電車和所有的火車都會有駕駛,各個站也都會有站務人員,所以比較好控制行駛的時間。我想這就是它們可以控制不誤點的原因之一。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硬體設施的維護,讓火車故障或是鐵路設施損壞發生的狀況降到最低。

<氣象預報>
我過去幾乎不看關注天氣預報,當然除了比較明顯的氣候變化(寒流、颱風)會留意之外,其它的聽了也僅供參考。但來到日本,我發現它們的天氣預報真的是神準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境界。它不單單會跟你說今天的溫度,連幾點到幾點哪裡的溫度會如何都可以告訴你。這還不夠厲害,每天的天氣預報也都會告訴你今天的降雨機率,甚至幾點鐘會下雨都可以查。根據目前參考的經驗,都神準到一個不行。我就不用像在台北一樣每天都帶傘。之前看過一部日劇 天氣姐姐” (お天気お姉さん),裡面的武井咲飾演了一天氣觀測精準度100%的氣象預報員,厲害到可以協助員警辦案,我在想日本的電視台裡面是否都有一位武井咲?

<下課時間>
這不是很重要,但我發現在早大,老師不見得會準時上課,因為學生遲到狀況有一點嚴重,但通常若是可以的話都會非常準時的下課。尤其像是早大這樣子校園分散的情況,即使下課時間有15分鐘,但常常要從甲地移到乙地根本就來不及。所以老師都盡量不耽誤到學生(除非該堂是請講師之類的),雖然老師體諒學生(或是老師自己也想早點離開),但我看這邊的學生根本也沒有在怕上課遲到這一件事情不過我就是那一種,要是準點進教室都會感到焦躁不安的人,所以都盡量提前進到教室。也因為這樣,所以常常在上課聽到老師說 好我們還剩30分鐘” or “我們還有7分鐘可以討論等等。

<玩遊戲>
之所以會提,是因為我今天有一堂課是在玩撲克牌沒錯不是教學,純粹就是大家一起玩撲克牌,老師甚至自己下場玩。原因是因為這週是萬聖節,非常可愛的一個理由。老師自己出錢讓學生去買氣球、吹泡泡、撲克牌等等。總而言之,因為在場有各國的人,所以大家對於撲克牌的遊戲規則理解都不太一樣。但我們都是尊重日本學生的玩法(畢竟他們人比較多)。所以就要請他們解釋啦~有的跟我們在台灣的玩法十分相似,所以我們會說 沒關係,那就先玩玩看吧,但像我旁邊的日本男生堅持一定要示範給我們看,讓我們完全理解才開始玩。甚至玩完之後還會詢問我們的感覺:好玩嗎?是否都懂了?聽到我們說玩得很開心,他就表示很開心也很放心。好像傳遞日本撲克牌玩法是他的一種使命,真的很可愛。

<超商結帳>
在日本的超市或便利商店,只要規模大一點的(或有連鎖),多數的收銀機都是自動式的。也就是收銀員從顧客這裡收到鈔票或零錢,丟入機器裡面,它自動會找零。跟在美國的很像,不過比起美國多數人都用debit or credit card,在日本消費多數都是用現金。所以使用會自動找零的機器,這樣一來不會有找錯錢的尷尬。另外一個特點是,這邊在結帳時,收銀員會每刷過一個商品時就覆誦現在的總額,雖然螢幕上也有顯示,但視覺加上聽覺可以幫助顧客知道確實的消費額度。這是我覺得比較特別的一點,但我覺得員工這樣挺辛苦的

當然生活中還有許多日本人很一板一眼很準確的例子,但要說起來會說不完。有的時候很好,有得時候有覺得實在太沒有彈性了,不會隨環境應變像是第一天的orientation的相同內容用不同語言重覆逐字唸稿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