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也是一副要讀不讀的樣子。當然囉,考試當天還是聽到很多從小到大就常聽到的無聊對話:
你有讀嗎?蛤~我都沒讀耶! 面對這一種虛偽的言詞,只是一笑帶過,拜託!都已經幾歲了還玩這種遊戲,你有讀沒讀關別人什麼事情?不過,30分鐘的5題開放作答+一張地圖填充,篇幅大小完全隨個人喜好,我因為已經花時間準備了,便要將我知道的全部傾囊在考卷上,所以30分鐘不太夠寫。但也算是平平安安的度過了我第一堂期中考。
其實我說那麼多,真正想要表達得是:我覺得日本人很認真,辦活動很認真,工作很認真,打工很認真,參加飲み会很認真,但就當大學生而言…好像就沒有那麼認真。當然,要再次聲明,我指得不是全部的人,而是我的生活範圍和課堂中所遇到的部分學生。就像我之前說的,這邊學生的遲到和缺課情形真的挺嚴重的。我本來多都只是聽說,但現在慢慢進入期中,所以狀況浮現得越來越明顯。在我眼裡真得是一群不知賺錢有多辛苦的死小孩。爸媽若是知道自己拼面賺錢供應的私立大學學費,都被飲み会&二日酔い給犧牲掉了,不到會不會哭泣到失明? 若是學校資源爛、師資差也就算了…這可是日本一等一的好學校,這些優勢都看不在眼裡,真得是眼睛長到頭頂上去了。
我現在遇到這一類的同學會越來越沒有耐性。我覺得,自己擺爛就算了,請不要影響到別人。其實台灣也會有這樣的學生,但為什麼會特別對日本學生這樣的學生行為感到激動,是因為覺得他們的社會並不是這樣的。日本人在外國人的心中都是團結的、善解人意的、體貼的。但看他們在學校生活(課業上)的表現卻並非如此,便覺得若這都只是因為團體規範壓力下才表現出來的行為,我覺得挺糟的,應該說非常的虛偽。我深深認為,一個人在獨處(單獨行動)時後的行為非常可以反照一個人的真正性格。無論在團體中再怎麼光鮮亮麗,但面對自我管理時有嚴重缺陷時,這個人就是不可信的。所以即便這一些同學在社團、交際上再怎麼突出,看到他的學習態度,我都會對他的人格打上大大的問號。
我現在遇到讓我頻頻搖頭的狀況是:
(1)
一堂課分組有五個人,從一個多月前分組到現在還有沒見過面的同學,另外兩位只有在第一次分組後見到,所以已經翹課至少3週了。當我們(我跟另一位日本男同學)跟助教詢問這樣的小組狀況時,得到的答案卻是: 我想這份報告2~3人也是可以完成的。這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是該堂報告成績是憑良心打分數嗎?我真的很想說,學生隨便的態度,也是學校縱容的結果。被我們這種外國學生看在眼裡,實在很傷他們的校譽。
(2)
上課討論完全不準備的。這我之前就提過了,但最近有越來越誇張的趨勢。像今天上課分四人一組(英語授課),除了我,另外三位日本女生都完全沒有看材料…所以都是我一個人在講(我不僅看了還wiki了資料)。天殺的,我覺得這真的不能原諒。若說英文難懂就算了,你好歹查一些日文的資料,以便自己可以大概知道課堂上大概會講什麼吧?若連我的簡易版解釋都聽不懂,我真的覺得你們可以退課了,因為真的是浪費我的時間,更浪費了密閉空間裡面的氧氣。這樣的討論方式,會有一種自己準備了卻被懲罰的感覺。因為小組討論時大家都靜默,會覺得因為你有讀本來就該你發言。且老師也會殷殷期盼你可以對於課堂討論有許多貢獻,不停的對於你投以詢問的眼神…。ちょうど勘弁してください!
(3)
不但遲到,還進出教室很大聲的同學。這我就更不懂了,台灣學生也會遲到,但還沒見過有膽從老師前面走過去的,大家還知道要從後門進去,並且要小小聲的盡量不影響別人。這邊很多學生是,開了門,發現沒有他要的位置,再碰!得把門關上,到另外一道門,很大聲的轉門把,再大搖大擺的走進來。再誇張一點的,發現沒拿講義,也不會出去再繞道門的一邊進去拿,直接從老師前面走過去,拿了再走回來…我真的是無言到一個極致。我覺得這對於上課中的同學已經是極不尊重了,對老師而言就更不用說了…在政大應該早就開罵了,但這邊老師好像也都沒什麼感覺。即便是一種休養的表現,我還是要再次說:學生的行為,是學校&老師縱容下的結果。
其實我也不是要刻意貶低日本學生,我也是有遇到過很好、很棒、很認真的日本學生。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以上說的這一些行為,大多數都是在我課堂上的日本同學中見到。或許是因為,來到這邊讀書的外國學生或交換生,大家都是千里迢迢的飛來此地求學,所以格外珍惜這邊的資源,知道機會得來不易,且多數是付出極高的代價才來到這邊。不允許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否則沒必要來早稲田。所以其實這樣的行為也不是日本學生的專屬,只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面,跟其它遇到的外國同學相比,就會變得很明顯。我想若是日本人去到外國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反正人就是這樣,越是習慣或是可以輕易得到的東西就會更不懂得珍惜。但我之所以會有這樣強烈的感覺抒發,是因為這樣子的行為,真的跟我過去印象中的日本學生差距太大。但這樣也是好的,從第三者,或是書面媒體、電視影劇得到的印象或是觀念太過美好,說真的也太過於美化了。自己經歷了就知道,在這麼強的社會,還是會有許多的瑕疵存在啊!畢竟人還是人啊!不過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就當作是對自己的一種警惕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