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樣說,因為現在在街上看到年輕學生(多是國、高中生)都已經出雙入對,想想自己以前在這個時候,好像還呆呆笨笨的。在日本好像看到的也比在台灣來的多。但是這邊的女孩子,在當學生的時候,她們的制服都比我們好看,所以穿起來感覺也比較有吸引力;而假日放假時的日常打扮更是厲害到不行。若不是因為清楚知道我自己的年齡,看到她們成熟的裝扮,我都想要叫一聲姐姐。這也就是她們為什麼小小年紀就對於男女之間的交往司空見慣。不過我想他們這邊對於性觀念的開放也是促使這樣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會想要討論這一個話題呢?因為來到這邊跟一些台灣的女同學聊天可以進一步了解一些日本人的想法~因為她們已經長期的待在這裡,但又因為不是日本人,所以可以很直白的跟她們討論。她們都說,這裡的許多女孩子在男生前面跟在女生前是完全不一樣的形像。通常在異性前面就是小綿羊,非常的乖順、賢淑。而私底下討論的話題常常是圍繞著男生打轉。要不就是:誰誰很帥!哪一個學長好?是不是要去把人家搶過來?或我男朋友怎麼樣~諸如此類的話題。我因為自己聽不太懂,所以不能夠自己求證,但我已經從旁人那裡聽到許多類似這樣的說法,所以姑且當作就是這樣吧!
其實在台灣,我身邊許多的女孩子到了我們這個年紀許多人都還沒有交過男朋友,雖然說好像不是太正常,但是還不至於會被投以異樣的眼光。大家還都樂得自在,反正現在早婚已經不是流行趨勢了。但在日本好像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有一次跟一位日本女同學聊天,說著說著她便有一點迴避的提道她還沒有交過男朋友這一事。結果我很平淡的回應反而讓她很驚訝,因為好像在日本人眼裡這是相當非比尋常的事情。聽她說,好像大部分的女孩子國中開始便會陸陸續續的開始跟異性交往,所以直到大學都還沒有交往對象,會讓人覺得:這個女生是不是有問題?...這算不算是另一種社會壓力呢?讓明明沒有很喜歡對方的人,為了不被他人說三道四而逼得跟別人交往,這樣對雙方不是都很傷?
不過他們這一種積極的交往觀念,也促成了他們比我們國家還要早婚的趨勢。尤其是當我走在日本的街道上,真的看到許多看起來非常年輕的爸爸媽媽,而且有的甚至已經有兩三個小孩了。並且這一些爸爸媽媽們都相當的時髦,若沒有帶著小朋友在身邊,我會覺得是要出去打工的大學生,有的甚至說像高中生都一點也不誇張。雖然說他們的外觀穿著很不像我們一般眼裡的“爸爸媽媽”,但照顧起小孩子的樣子也是有模有樣,不像是太幼嫩的新手爸媽,小朋友也都乾乾淨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常常在電車上看到大包小包的年輕爸媽;現在看到長像幼嫩的爸爸抱小孩的機率比較高。似乎新的一代對於男女角色平等的觀念比較盛行。看著他們熟練的帶著小孩和嬰兒車上上下下日本擁擠得電車和車站,會有一種不太搭的感覺,因為實在長得太年輕了!但若跳出一般我們習慣的思維去想,到底為什麼要晚婚?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老練?還是因為還有自己的夢想想要完成?看著這一些日本的的年輕爸媽,我覺得都可以稍微推翻以上的兩個說辭。雖然詳細狀況我是不知道,但是我看他們照顧小孩或是教導小孩的樣子也一點都不馬虎,起碼帶出來的還規規矩矩的。再來就是他們的打扮和前往的地方,就覺得他們也不太有”因為生了小孩所以不能做某一些事情”的想法,逛街照去、妝照化等等。
不過這一些的情形看在眼裡,我有不能論斷它是好是壞。太早開始接觸異性或許看在許多的華人爸媽眼裡是不太安全,總覺得當學生時應該要好好讀書。但也因為遲遲未有機會認識,所以小孩會過度保護,所以常常有大孩子的出現。但像日本一樣太開放,好像也變成另外一種必須要有經驗的壓力…所以我覺得啊,最好就是相信自己,認為是對的,只要可以自我負責、承擔責任~去做就對了!
妳姐我和阿牟若在日本應該會被dub歸類為上文提到的「電車上看到的年輕爸媽」?哈哈
回覆刪除其實早結婚,晚結婚都是可以的,只要自己有好好想過並對所做的決定和行為負責就是最妥當的了。什麼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早結婚生子的人看似早些喪失了自由和追求事業的契機其實也未必。在歐美我就發現很多年輕夫婦都是早早規劃生小孩,協力一起扶養孩子,丈夫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帶小孩,妻子白天帶小孩晚上利用時間趕些業餘或附業的工作進度或進修,等孩子大了,兩個人也還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和各自的工作生活圈。沒有因為結婚生子就沒法繼續追求想要的生活。
回覆刪除姊姊不是立志要當辣媽嗎 :) 順其自然一切自有安排~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