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往美術館的路上 |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zgkzyYTzrhCXVsXsKAwCS_YZnCN1yZq_RCx96qgKNvoRcxLnQ7lVkXy216AK6IRKbIr4akST1DwmS4xqE914s2EgIrxKRi1BaWIf7EY79TDqXb5mFz5XCipKX8o3LHvScnCPHrIBRVomz/s200/2013-11-13+15.19.49.jpg)
![]() |
羅丹的《沉思者》 |
![]() |
羅丹的《地獄之門》 |
從博物館外牆進去,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塊室外的雕塑作品展示空間。多數是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作品(應該是複製~但室內有一些是原作)。有一些之前在史丹佛大學就有看過,但現場再看一次還是很精彩。進去之前,先要在外面買票,由於這邊目前也有米開蘭基羅的特展,所以有許多人在排隊。但我因為目的只是常設展,所以便買了便宜的票入場,但現場多數的是來看特展的。
進去之後便是直接右轉,左手邊有一塊可以寄放東西的置物櫃,不需要花錢(投入100円但會歸還),可以兩手空空的進去觀賞。一樓空間並不是很廣,不會有一種博物館都很空曠的感覺,覺得空間利用得很節省。再一個左轉,便是常設展的入口。一進去便是先上二樓觀展,再隨著路線慢慢的走回一樓。其實我今天看得相當迅速,因為多數的解說都是日文(大概除了畫家和畫名之外沒有出現英文字母的),簡單一點的還看得懂解說,複雜一點的需要自己用雙眼去努力理解。但由於多數是印象派和寫實派,所以起碼都還可以看出個所以然。
![]() |
置物間 |
當然我不是專家,所以分不出好壞,對我而言都是 “好漂亮”、“好真實”等簡單明瞭的讚嘆。但醉翁之意不在酒,除了看畫、我主要是來感受這邊的氛圍的。整個展覽看下來其實沒有花我多少時間,基本上大概一個多小時便出來了。它的規模不大,所以不會給人很累的感覺。加上許多名畫現在都被外借展出,所以很可惜的並沒有看到。這裡面比較有名的收藏有莫內的《睡蓮》、雷洛瓦的《斜躺的日光浴者》和米勒的《春》,這一些我今天通通沒看到…残念だった。但還是看到了許多經典的畫作。我覺得很神奇的是,這邊許多的作品前面是沒有圍欄的,就算有也都很近,所以可以貼著作品細細欣賞。雕塑作品更是開放展示,完全可以挨著雕刻的線條慢慢品味。
但這一邊的美術館,每一個空間都會有館方的工作人員坐在那邊監視,一方面可以維持現場的秩序,另一方面也有看到他們在做簡單的記錄調查。我覺得她們挺可憐的,因為室內很安靜,也沒有太多的變化,個人覺得是一個相當無聊孤獨的工作。但還是各個看起來很專業、每一個人也都配戴耳機彼此連線。由於今天是週三,所以遊客也不太多,逛起來特別輕鬆。加上有加料的特展:來自義大利的鋼筆繪畫(多數是17~19世紀之間的作品)。細細看,發現幾百年前的人,真的繪畫功力相當精進,不是什麼大師作品,但卻個個細膩有感情。讓我看得非常震撼。
![]() |
室外雕塑空間 |
但今天感覺有一點很怪,就是:四周的人看畫的速度很快,我已經夠迅速了(因為看不太懂日文的畫作解釋的關係),但大家的前進速度都比我更快…変たと思います。不知道大家是用何種方是在觀賞?但一出來後卻在紀念品區看到滿滿的人潮~果然一個注重お土産的國度。
![]() |
野口英世像 |
整個展覽看完,非常的滿足。覺得自己的文化素養不見得提高很多,但又有了不一樣的經歷和回憶。出來之後,天還沒有黑~所以也對於自己的時間規劃感到滿意。順便繞到附近的野口英世雕像看一看。以前看偉人傳記便對此人映像深刻,他現在還是日本1000円鈔票上面的人,可見他在日本的重要性。他一生對於梅毒、血清、和細菌學有深入研究和貢獻。我因為看過他的傳記無數遍,所以說什麼也要來看一下他的雕像。跟本人挺像的,但因為已經黃昏所照得不是很清楚。
看一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便打道回府,順路也到附近得店買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因為上野東西很便宜嘛!但其實我以後真得會常來這裡,因為還有很多不同的博物館直得我慢慢認識,這樣才不會辜負待在東京的絕對優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