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池袋祭典 |
仔細一算,我從抵達日本到現在已經經過了整整三週了。說習慣了嗎? 我覺得吃住生活倒是都挺自在的,但仍然有一種
“觀光客”的存在感。似乎還不算是完全的融入他們的生活。光是日文這一點,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 現在學最多的可能就是地鐵裡面各個站名~畢竟我一直都在到處跑。既然已經開學了,我也要收心了。這學期在早大目前修了16個學分,但仔細算算其實也只有9門課(其中有兩門日文),所以屬於自己的時間還是很多。要怎麼利用時間~我還要好好琢磨,但可以確定的就是,我週末的時間一定不會閒著!!
前面奏樂領隊的 |
今天早上參加完了早大這邊的主日後,回到宿舍給自己炒了健康營養的焼きそば(日式炒麵),填飽了肚子之後,便跟學姐起程,前往離我們最近的池袋。怎麼又是池袋呢? 不為什麼,就為了池袋一年一度的大慶典 “ふくろ祭り”,今年已經是第46回了,便可以知道它對於池袋居民的重要性。其實我還是不太清楚它到底算是宗教的祭典還是商店節慶的慶典,管它! 去就對了! 坐電車到池袋的時候大約是下午2點左右。今天的天氣很好,秋風微涼,除了太陽刺眼了一點之外,走路在外面是滿舒服的(所以來日本旅遊的話9月底~10月中很不錯)。走在駅底下的車站口就已經可以聽到地面上敲鼓吹笛的聲音,我們尋著樂聲往上走,一出來就看到了一個不知道是什會(不知道它的字怎麼唸)的成員們在背一坐神龕。很重的感覺,但背著神龕的成員們各個都很high。
狗狗也很參與 |
今天的祭典有很多不同的會(感覺很像台灣所謂的不同的幫~是不是黑白道我就不知道了),大家都會穿不同顏色的祭典服裝,參與的成員有男有女,但大部分在背神龕的多是男性。我之前有看過日本祭典的照片,除了上半身會批著祭典的服裝以外,很多男生下半身是不穿東西的(或是小短褲)。但日本的祭典多半是舉辦在夏季,所以穿得少這一點我還可以理解。但現在已經入秋了,看著路上許多只穿內褲的男人,除了懷疑
“你們不會冷嗎?” ,看了還滿不舒服的。但今天路上真的有太多只穿內褲晃來晃去的男人,所以我們也就很大方的給他看了一下(先說明,大部分這樣穿的都是穿丁字褲,而且真的不是我們想要看)。 多數的男生腿都很細,即使是大叔也是一樣,個人不是很喜歡毛多的腿,但看到太白蒼蒼的雙腿也不悅眼。看到大腿上面的屁股,會讓我想到古時候小朋友穿的開襠褲。我個人覺得真的不太舒服,但也覺得很多人是故意這樣穿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即使只穿祭典的服裝,它雖然不長,但長度至少可以蓋到大腿,所以屁股露出來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想要怎樣?故意修短呢?還是純粹是上身很長?
穿的短短的男人 |
但多數的男生下面還是有穿東西的。女生們倒是正常許多,畢竟女生公然露屁股很奇怪~所以大家就會在臉妝或是頭髮上花心思。可以感覺得出來,許多人的髮型是上過美容院做出來的,要不然就是整晚沒有睡,一直在瘋狂的編辮子。省錢一點的話,或許可以像猴子一樣,彼此編髮(猴子是吃對方身上的鹽)…其實我要表達的是: 它們真的很認真的仔準備祭典。
雖然不想先入為主,但我覺得祭典的成員,跟台灣廟會的八家將有一點像。多數很年輕,裝扮很特別,感覺就是在社會上很有個性的人(我沒有種說出來真正的意思)。抬轎的很興奮,也很辛苦,旁邊不抬轎的吶喊的也很累,所以一旦停下來休息,就是人手一杯啤酒,有的還刁一根菸。說到菸,今天是我吸了人生最多二手菸的一天。路上走到哪裡都有人在抽菸,而且是一群一群的,所以菸的煙都像是一朵小雲,隨著風到處飄散,不幸迎面而來,就像是帶上了一個特製的煙製口罩,讓我覺得整個支氣管都堵塞。
我有了小小的結論:
1.
在祭典或是廟會上,法定喝酒年齡自動解除,因為大家都在喝酒。賣酒的也不會查證件。
2.
在祭典或是廟會上,沒有所謂街道上禁止吸菸這個規定,因為到處的是吸菸區(大家都到處再抽菸)。
神轎停在這邊準備 |
除了這些之外,其實其它都滿有意思的。他們抬的神龕(或是神轎),各個金碧輝煌,加上下面搭了實木,看起來不太大,但感覺很重。大家雖然抬的過程很有精神,但每過一段時間就必須要休息或是換手。若是要在隊伍裡面,每個成員都有必須要做的事。有的抬轎、有的吹奏打擊樂器、有的要吆喝,要的要遞水、有的提燈籠、有的要帶小孩(爸爸抬轎、媽媽帶小孩~都很年輕)。每一個會(也就是幫),多數都有攝影團隊,跟隨著抬轎的路線,幫大家記錄下今年祭典的一切。
這次的祭典參與的會共有十幾個會,大家都有各自的神龕(神轎),所以可以想像,這個祭典的規模有多大。加上是池袋區的活動,所以參與的民眾眾多。外加會有許多像是我們這一種來湊熱鬧的觀光客,所以真的到處都是人。整個池袋駅前面進行道路管制(就是封路),汽車不准通行,行人要過馬路需要繞道或是走地下道,為了保持通到給晚上的神龕遶境(也不算繞境,就是在這附近一直繞)。
屋台這邊的人潮 |
下午的時候就已經人潮眾多,但由於抬轎的活動還沒有正式開始,所以多數人會到公園這邊聚集。這裡像是園遊會,有各式各樣的屋台(小吃攤)。也有桌椅和位置,也有搭建舞台,上面一直都會有各式各樣的表演。我們有欣賞到:傳統的樂曲(敲鼓)、日本的舞獅、日本演歌、和跳繩熱舞~很有意思。多數一直坐在台下欣賞表演的是上了年紀的人,雖然反應不會太激烈,但都很專注(只有日本演歌的表演比較有反應)。台下幾乎每一個手裡的飲料都是啤酒(小朋友除外),所以約接近傍晚時分,就可以看到一些伯伯輩的開始擺出醉酒的姿態。很荒謬~但也很滑稽。今天的屋台價位偏低,所以各個生意都好到不行。像我們就吃了不少東西:有味噌蒟蒻、煎餃、焼きそば、焼き鳥(但絕對不是肉,我覺得是內臟之類的~所以我跟學姐稱它為焼き不知道是啥?)和另外其它亂七八糟的。
晚上祭典開始了,各個會的成員各就各位。民眾也開始把附近堵個水洩不通,大家都在搶位置,為了可以看得更清楚。我跟學姐不停的再移動,最後找到了一個在路邊的花圃,便站在上面,很幸運的看得很清楚。大家都在卡位,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今天池袋出動了大批的交番警察。就怕出了個萬一。即便人很多,也不會太過推擠或是髒亂(抽菸的人手上也會拿個什麼容器收集煙灰等)。飲食的廣場也有請清潔人員定時清理桌面並做資源回收,所以環境整潔上面沒有話說。
晚上活動開始,感覺是各個會的大哥上台致詞,並且簡單介紹各個會並且報號碼。每報到一個號碼,那個會的成員便會歡呼並且很興奮。很像學校運動會的各個班級在做氣勢上面的競賽。音樂響起,大家嘿咻~嘿咻的奮力扛起神轎,活動就慢慢進入高潮了。每個會都有哨子聲在前面引領節奏,加上四週的吆喝,瞬間各個會都變得很熱鬧。抬轎的人感覺有固定的腳步,有往前有往後,所以往前前進的幅度並不會太大,但抬轎上下擺動的幅度很厲害。神轎下面塞了很多人,大家都一個貼著一個,穿插的有男有女。看著各個得神龕遊行,可以看到每一個都有它的特色,有大有小,有的有鼓,有的有燈。但各個都是金光閃閃。就這樣在吵雜的環境下,我們也站在這邊看了一個多小時。
晃一眼四週,真的都是人頭。所以在池袋這一帶完全沒有感受到晚上的涼意(或是抽菸的太多,所以釋放出太多熱能?) 看久了之後有一點乏了,便跟學姐繞回園遊會舞台那邊吃了點東西,趁人潮還沒有解散的時候快點搭車回去。離開前順便東、西武百貨都給它逛了一下地下街,發現大家都在買東西,只要你是專櫃,都會有客人在認真的購買~光是這一點就證明,日本人的消費能力真的很驚人。我們也很想要買!!但消費不起啊~所以還是忍住欲望,乖乖的回到宿舍這邊的超市,買了便宜的豆芽菜和焼きそ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