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晨遊明治神宮


9/13早上六點半,我吃完一片土司後、裝滿我的水壺就朝氣勃勃的出門了。這一天我跟學姐一同約去位於原宿~代代木的明治神宮。清晨的天氣微涼,空氣清晰,一路上並沒有太多的人。

明治神宮的園區圖
我們就穿過奉仕園旁邊的小路,直接走到了早稲田通り上,往西北的方向走去搭車。很愚蠢的是,我們本來是打算做Tokyo Metro系統的地鐵,所以應該要去離我們較近的西早稲田駅,但因為前一天晚上我們在研究怎麼去橫濱的路線,而要前往橫濱我們必須搭乘JR系統(山手線),而離我們最近的JR站是高田馬場駅。所以我們就不知不覺得一直走下去,結果就到了高田馬場駅,整整多走了10分鐘的路,而我們兩個都沒有發現這個錯誤。

 


明治神宮入口處的大鳥取
但其實也滿有意思的,畢竟來到現在我都還沒有到高田馬場駅附近逛逛。JR站的出口通常都會比較熱鬧,這邊也是這樣。但一早的店家都沒開,路上都是穿著白襯衫的公蟻在奔波。現在是早上7:00,車站這邊已經在匯聚要去上班的人潮。還好不是八點,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就要經歷被車站長硬塞上車的窘境。一早的JR站外的吸菸廣場,就已經有人迫不及帶的猛抽 ,是去上班感到壓力太大嗎?

 

反正我們就這樣Hop上了JR山手線,往新宿的方向前進。沿路經過的地名關係是這樣的(高田馬場駅新宿代代木原宿涉谷),而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位於原宿的明治神宮(めいじじんぐう)明治神宮是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擺放的地方,現在也是神道教供奉的重要神宮之一。



南参道上

從網路上的資料來看, 明治神宮佔地70公頃,緊挨著新宿商業區,是東京市中心僅次於皇居的一塊大綠地。當年 政府對明治神宮的修建非常投入,從全國各地和朝鮮、台灣運來36512萬株樹木種植其中(經1970年調查,因為有的種類不適應東京氣候而死亡,目前的數目為247種共17萬株)。神宮前南北參道交會之處的大鳥居(日式牌樓),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公尺,兩柱間距9.1公尺,柱徑1.2公尺,屬於「明神鳥居」的型式。(此段from Wiki)

 


清酒罈

我們一踏進神宮的範圍就覺得跟四週感覺很不一樣,一個高大的鳥居座落在門口。四週相當的幽靜且樹木高聳,感覺好像到了阿里山。有一些人早上就來運動,但更多是提著公事包和穿襯衫的上班族。我們從神宮的南門進去,走在鋪滿碎石子路的南参道(南北是相通的一條,在大鳥居前會合),很寬敞,上方多被樹蔭遮蓋。但地上的落葉不多,有看到お爺さん輩的在清掃,樹枝茂密的程度剛剛好,可以看到樹木被適度修剪過的痕跡。明治神宮的大小來看,這邊的樹匠應該一整年裡每天都有修不完的樹吧?



淨水地

一路往下走經過了遠看像一排大燈籠的東西,近看其實是當年明治天皇從西方引進釀酒技術後所產的各式清酒,酒罈的外圍好像是紙的材料,上面有鮮明的繪畫和具有個性的書法,在這裡掛了一排以紀念製造酒的產業興旺。

皇居每天開放的時間好像都不太固定,但基本上最多就是12小時(這天是5:30am~5:30pm),我想是因為為了保留古蹟,園內並沒有現代照明,南参道上只有少數幾個看起來很古老的燈籠形狀的路燈,若是沒有自然光,在加上這麼一大片樹林遮蓋,晚上真的會身手不見五指。


進入正殿前的另一個門

終於走到了参道的交會口,眼前便是一個龐大的鳥居(上述有簡介到),真的很驚人,不華麗但本身就很莊嚴。直走到底再右轉眼前便是神宮的正殿,我想應該就是供奉天皇的所在。這裡開始就不能太隨便了,因為對日本人而言是很神聖的地方。一進正殿的大門我們就要到左邊的淨水地洗手。它是一個不停有水湧出的泉,上面擺放許多竹製的長勺,從水潭裡舀出一些水,在旁邊的溝子裡將水澆在手上做簡單的清洗,再來就又踏進一個門,眼前便是一個大廣場,底端的正中央便是明治神宮靈魂所在地。廣場上的兩旁有三顆很大且被修剪很可愛的聖樹,(左二右一),有一點像是神宮的樹守護神。左邊的兩個樹掛有道符、右邊的樹四週圍起了木板給信徒掛上許願的木板。


我在洗手

而它們的正中央便是正殿。正殿是進不進去的,也不准照相,它有一個投香油錢的欄杆檔著。裡面真的看得到穿著神道服走來走去的住持。他們的一步一舉動都似乎都有一定的理法,前進幾步轉幾度,後退幾步再靜立等等。我是看不懂,但感覺很講究。很多上班族真的會在上班前走這麼一個半個多小時~40分鐘的路程進來朝拜再去上班。但很多人會坐在正殿圍牆的椅子上靜坐冥想。

 

我們也跟著它們做了神社參拜的理法 (只是好玩跟著學~心裡沒有拜的意思)



進入正殿廣場通過的門
正殿廣場(很大,我用廣角相機照的)

1.   工整好衣冠穿過牌坊向參拜道前進

2.      在淨水地洗手,用手掌接水漱口。(不可用舀子直接對口~學姐說他看過大陸人這樣,結果旁邊的日本人超不爽也超傻眼的)
3.      走到神壇前供香資(因為沒有要許願,所以我也沒投~)

4.      二拜(恭敬的鞠躬兩次)
5.      二拍手 (拍兩次手,日本人拍的聲音都很清亮,好像是要神明聽到自己)
6.      許願完再一拜 (再恭恭敬敬的一鞠躬)
~以上只是一般的參拜方式,但它們說其實不太拘形式,重點是要全心全意。


拜完可以到正殿右邊的櫃檯投個100的香油錢,取
右邊的樹,下面掛許願牌
得一個像籤一樣的東西,上面好像是古詩,可以當作算命(詩境的理會),或純欣賞。看到兩個日本女生在那理為彼此的詩籤討論得興高采烈的,但由於我也看不懂就沒有買了。之後我們也做
在了面對正殿的椅子上,休息一下,享受周為的寧靜,並觀賞陸陸續續近來參拜的人。聽說到了日本新年的時候(陽曆11),明治神宮是東京參拜人數最多的地方。坐沒多久後,便是八點整,正殿傳出咚咚響亮的鼓聲,間隔從慢漸漸到快,我以為它會擊個八下,但不只,它有它自己的節奏(慢→快→慢)。不知道這個鼓聲會傳到多遠。殿外也有穿著橘紅褲的巫女(男生是白色),都穿著神道袍,走來走去,似乎是要準備早上的儀式。但由於我們還要繼續走,便沒有再多待。


左邊的兩棵樹 ,兩端掛道符
前方有個小木箱可以投香油錢

從正殿右方的出去(東門),看到更多穿的神道袍的人,有掃地的、有提公事包的(來神宮上班?)。很像進入日本古裝劇的劇棚,若有看過棋靈王的人就會覺得大家都很像佐為,只是留短髮。由於還很早,所以提供觀光購物的御守店都沒開,我們就沿著樹蔭下的道路走。其實明治神宮裡有一個很大的花園,但因為要另外收費我就沒有進去,周為的樹木太多所以也無法偷窺,看來要用Google Earth看一下了。

 

一群穿道袍的人,不知要幹嘛?


到了参道的底端便是代代木車站,但我們又左轉往神宮的西北方向走,經過了一大片綠地,到了它們的武道館。從前一天就看到路上有人背著長2公尺的棍棍,因為用布包起來所以也不知道是什麼,今天才知道,那是它們的弓箭。武道館分了兩個館,一個是射箭場,一個是武術館。我們沒有進去,但從外看進去,很乾淨很莊嚴。感覺日本人的精神真的無所不在。

弓箭道場

其是神宮內還有其它的東西和一個宝物殿,但這一天並沒有開放參觀。我們其實也累了,就打道回府。本來還想順便穿過新宿御苑去搭車,但它整的園子都要收費,所以我們就打消念頭,回到参道駅搭乘Tokyo Metro回到西早稲田駅

 

昭憲皇太后御歌內容

◎關於昭憲皇太后想必大家比較不熟,我來簡單介紹一下:

昭憲皇太后是明治天皇的皇后(本名:一條美子),被日本國民敬仰為國母陛下。皇后為提高社會福利和推進子女教育付出許多,以及創立和發展了日本紅十字會。感覺是一個足以站在明治天皇旁邊的一個幫夫的角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