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血淚的見證地


秋風氣爽~花好月圓,在中秋的日子裡特別想念我的家人。今天台灣的月亮一定跟這邊一樣圓 J 今天早上,難得有一種閒適的感覺,竟然一覺睡到了八點。做了一點家務、至商學院辦公室跟人超好的直子さん繳交我的選課志願單,再到附近的ピカソ商店買了些東西,覺得又把自己的生活安頓的更像樣了。簡便的吃了份早午餐,感覺充電完畢,準備挑戰下午的行程。

今天的目地很特別,我們去到了在亞洲國家裡都很有名的靖国神社。從小看新聞,每年日本常常起爭議的就是當年的日本首相是否又去參拜靖国神社? 靖國神社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在意? 知道但又好像不知道,抱持這樣的心情,我打算親自去一探究竟。

資料顯示: 靖国神社奉日本明治天皇之諭而建,專門做為供奉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帝國戰死的軍人及軍屬的神社,大多數是在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是國家神道的象徵,也是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對象。對於被侵略過的國家而言和和平主義者,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此段來自維基百科)

 

今天我們從早稲田駅做東西線到了九段下,從1號出口出來,沿著內崛通直走5分鐘便到了靖国神社神社大門正對著東京理工大學的建築物。也離日本東京武道館約3分鐘的路程。一到門口抬頭便是一個巨大的銅造鳥居,高約25公尺,像是要守護神社般的豎立在通往神社的大道前。而大道的兩旁立了許多的石造路燈,可能有歷史年齡,所以上面每一個都掛有牌子,禁止民眾觸摸,且似乎還是有再被使用。來到靖國神社,跟其它地方很不一樣的是它沒有太多的外國觀光客,畢竟這裡是一個政治立場很敏感的地方。但我覺得,抱持著另外一種心境,就比較不會被一些事情或是立場限制。

 

這附近也是一個學區,四周被許多的學校包圍,從小學到高中都有,神社的北邊,更有在日本有名的法政大學。從出車站走到現在,我們看到許多學生一一走出來。尤其是就讀小學的小男生(這附近的小學好像是分男校跟女校的),他們的制服像是小軍人,很有靖國神社的影子。但通往神社方向的人大多都是中年以上的日本人。許多人都穿著正裝,很敬虔的前來參拜,畢竟在它們的心目中,這裡是神聖不可喻的地方。這邊的氛圍跟昨天的浅草寺有天壤之別。

 

通往神社的大道
(此圖是面向第一個鳥居)
走了約300公尺,在大道的正中間,樹立了一個大村益次郎的銅像,他算是當年明治時帶的Vice Minister,為日本建立現代化軍事實力有卓越的貢獻。所以立在這個具有濃厚日本軍國主義指標性的地方,以表尊敬。再往前直走200多公尺我們抵達了第二個巨大的銅製鳥居。穿過鳥居後,左邊會有一個淨水亭,給參拜的民眾洗手漱口,亭內的水格外沁涼,淋在手上總是可以令我感到神清氣爽。右邊是一個布告欄,上面掛滿了名牌,上面的姓名都是捐獻供酒給神社的人。奉獻供酒似乎是靖國神社內很被看重的一件事。

 

神門
在這邊我們要穿過靖國神社的神門,過了這裡就可感受到濃厚的氣息,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沒有軍人的莊嚴,我覺得有一種遺憾、悼念的感覺。所以我不知道在日本人心目中靖國神社的地位究竟為何? 我個人覺得來參拜的民眾比較是來來悼念(掃墓的感覺),而不是像我想像中一樣一種神聖驕傲的感覺。我想這又是一種被政治操弄爛的把戲之一,或許當年建立的目的的確是為表它的政治目的,但我認為時過境遷,現在的日本人或許已經沒有這樣想了。

但靖國神社也是我在日本神社內見過有最多日本國旗的地方,甚至在禮品部也有販賣太陽旗(還是大的哪一種),所以我真的也有一點Confuse。但我因為抱持著單純來參觀的心態,到也沒有再做其它的聯想。很有趣的是,這邊在禮品部做計工作的竟然是神社內的巫女(穿橘褲子的,臉上還畫了濃妝~不是時尚流行的那種喔)。可以近距離的看到巫女也是挺有意思的。不知道它們可不可以結婚?我知道她們的身分可以是募集來的(像是應徵工作這樣),擔任巫女必須是25歲以下的年輕未婚女性。她們行走在神社附近時,都必須要在特定的地點停下,做敬拜、鞠躬等動作且步伐都很快速,不像修女一樣緩慢。倒是神社內的男性住持或是神職人員動作都較緩慢優雅。

過了神門要再穿過一片樹林,兩邊都有傳統的建築(右邊是齋館,左邊像是一個戲亭?),底端又有一個鳥居(感覺規模比較小),穿過它便是靖國神社的正殿。跟一般的神道教神社差不多(本來就是屬於神道教)。我沒有看到它附近立有禁止攝影的告示,便也就隨意跟著其它再拍照的日本人做拍攝(動作也不敢太大)。還好我很快就照完了,但那幾個人還再猛拍,不久就被警衛伯伯禁止(原來還是禁止拍攝正殿內部的)。靖國神社不怎麼華麗,倒是正殿前的掛有像白旗布的東西,所以看起來更素靜。


靖國神社前的第三個鳥居
我們之後便往神社的右邊(北邊)走,它還有一個團體參拜的路線,這我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團結力量大?可以看的比較多?)。再往下走便會到一個叫作 遊就館的建築物,它其實就是這邊的戰爭博物館,展示了關於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的各樣保留物,有戰機、砲彈、火車頭,文件,甚至還有戰犯在自殺前的遺書。因為要門票,所以就沒有進去參觀。逛完這裡,我深深覺得戰爭,無論是侵略者或被侵略者,最可憐的就是雙方的國民。政治人物可以在台上吶喊的熱血沸騰,但真正為國流血流淚的都是平民。若不是為了保家衛國,誰想要戰死沙場?

另外靖國神社這邊很意外的是早稲田通り的起點,所以我們離開這邊後,便沿著早稲田通り一路往下走。經過飯田橋、神楽坂駅一路走回早稲田駅(共三個車站的距離)。回程路上,逛在神楽坂的街道上,和一般的觀光區很不一樣。因為這裡就是一般日本人生活的範圍,他們平日買東西、吃飯的地方。沒有外國人,只有濃厚的生活氣氛。所以格外的輕鬆自在,回程走了3.5公里也一點都不覺得累。完全就是旅行感受不到的享受。

2 則留言:

  1. 看到文章中dub屢次提到「鳥居」,但沒做太多的解釋,可以再向妳沒常識的 Alvin 補充說明一下嗎 please~~

    回覆刪除
  2. Dear Alvin~鳥居到底是什麼? 我想我解釋的不會很清楚~
    但幫你wiki一下: 你可以參可看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3%A5%E5%B1%85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