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到美國或是來到日本,在這麼大的一塊地方,卻總是有召會的肢體在我所在的地方。要知道在日本的基督徒,根本不到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一,其中還分成了不同的派別。我已經感覺自己非常幸運的可以到早大交換,但更棒的是這邊竟然就有一個屬於我們中間的聚會所。到這邊的第一週(還沒有網路之時),我便遵照著事先準備得地圖,繞在校園附近的巷道裡面尋找會所的地點。終於在東拐西拐之後,給我找到了。值得開心的一件事情是:它離我的住處走路只要十分鐘~
在這邊的每一週,除非有特別的事情,否則我主日都會固定去聚會。有人會好奇,你聽得懂嗎?答案是:聽不太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光是坐在裡面就可以感覺很平靜,雖然不能完理解弟兄姊妹的分享,但卻可以懂個大概。記得我第一天到的時候,真的覺得他們在說的好像不日語,因為實在是太快了。現在呆得時間久了,也漸漸習慣大家說話的步調,所以可以聽得懂個一兩成。有得時候還會有高橋姊妹為我翻譯,她曾經在美國受過召會的全時間訓練,所以英文很好。
這邊的會所很小,畢竟要在東京找一個大的聚會所也是不容易,加上地段又不得了,所以早大這邊的會所(新宿區),是在一棟像是透天樓房的三樓。一樓是大家可以晨興、愛宴的地方,二樓是高橋姊妹夫婦家、三樓是聚會所、四樓以上便是弟兄之家~整棟樓使用的非常的有經濟效益。但也因為可以聚會的空間不大,所以並沒有擺放鋼琴,聚會時大家唱詩歌都是清唱,偶而才會有弟兄彈吉他伴奏。即便很簡單,但是很甜美。不管這樣一比,也讓我有一個很深的感覺,在台灣的聚會環境當真比這裡要好上太多,所以這應該也算是台灣的一個福氣之一吧。
我來這邊因為行李的載重量有限,所以沒能把聖經詩歌通通帶來,僅帶了一本中英對照的新約恢復本聖經和一小本英文詩歌。所以剛開始在這邊聚會唱詩歌的時候,都是大家唱日文而我只能唱英文。但現在對日文慢慢熟悉了,我也可以慢慢的跟上大家唱日文詩歌的步調,發現熟悉的詩歌曲調,用日文唱起來的感受又很不一樣。禱讀詩歌的時候,一開始也不太敢開口~因為多還是只能用英文,日文用唱得還好,用唸的變成像是開機關槍,我根本抓不到它的盾點。但是現在慢慢的也比較放得開了~反正用英文唸大家也有會阿門!所以在聚會中也因此可以有更多的享受。
不過這邊的主日不會有會後的愛宴,因為也沒有廚房,但是弟兄姊妹會相邀一起前往其它地方用餐。說來慚愧,因為我多數週末的下午都有安排活動,所以幾乎沒有留下來跟弟兄姊妹有進一步的交通。小排也都因為常常出去,所以至今沒有參加。除了主日之外,屬靈生活就剩下隔一週的週五會前往高橋姊妹家與她一同英文晨興。這是我覺得最甜美的時間,因為少了語言的障礙,我覺得更能暢所欲言,也更容易交通。我們追求的是一本英文的屬靈書報
“Praying Unceasingly and Living in the Spirit”。我非常的享受這一本書的交通,因為它很生活,弟兄也用很平易近人的話語點出了我們生活中對於信仰的盲點和軟弱。
我雖然是一個基督徒,但是也自知自己不是虔誠屬靈的那一種,即便我很清楚自己的信仰,但是感覺還是有一個看不見的障礙讓我不能進一步往前。常常覺得自己很有能力或是生活很順利,便把主給拋在腦後,忘記了自己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但是藉著這樣的追求和交通,我可以週週再次被提醒自己是多麼的自負和剛硬,需要靠主的話來柔軟我這個人。感覺自己已經跟主暫停了許久的交通,最近藉著跟弟兄姊妹的互動,讓我也漸漸有感覺需要恢復。跟姊妹的交通,讓我看到了她的單純和絕對。即便生活中缺少了大富大貴,但因為信仰和召會生活,我每一次看到她都會被她的喜樂給影響。所以週五到他們家的晨興對我而言實在是一個享受。即便是在沒有課的悠閒早晨,我大可可以安排一些刺激的活動,但我都很享受早起準備去她們家晨興的這一段時間。
雖然參加的聚會不多,跟弟兄姊妹也大多沒有那麼熟,但是我很感謝在日本留學的這一段生活中能擁有正常的召會生活。來到日本,上了許多宗教學的課、參觀了各個樣的寺廟和神宮、也親自參加了許多當地的宗教活動和儀式,但種種的體驗,都讓我對於信仰這一個道路有更深的感觸。我雖然不能掛保證自己以後到底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我盼望神會保守我活在祂的光中,走一條可以盡功用的道路。
主的保守,讓你已平安度過近四個月在日本的生活.
回覆刪除離開日本前, 可考慮針對當地召會的需要而有的特別奉獻, 如高橋夫婦, 福音工作等.主已大大祝福你了!不是嗎?
So glad for you and so proud of you, Dub! :) I helped translate PUALITS; glad it's doing something. Miss you~ Love, Ma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