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因緣際會讓我再次借觸到了這本書,翻開了它的序之後,我決定定下心來看完整本書。我還滿欣賞她決定的旅行地點。三個I 的國家,讓作者做了一個發現自我I的旅行。Italy, India and Indonesia. 義大利是想學語言、印度是想要淨化心靈、而印尼是要實現預言。我想從頭到尾較能有所感的國家是義大利,因為她是一個熱情的國度。小時候去過一次,但卻只存有模糊的印象。看到作者描述得一階一景,彷彿在掀開我記憶裡的薄紗,讓義大利的面貌又再次在我腦海中重現。作者用eat來代表她在義大利的日子,享受美食使他又重得她失去的生命力。讓我想到自己,我也覺得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美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但這也是為什麼每每在快樂之後又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就是減肥。第一站以義大利為據點我覺得是對的,換做是我也會這麼做。
第三站的峇里島,我覺得她的經歷非常Hollywood。雖然這是她真正重返正常生活的一個據點,但我覺得有太多情慾的誘惑。看到描述到當地藥師的部分,就令我想到我國的中醫。果然幾前年的智慧就是比幾十年的抗生素來的神奇有效。印尼的描述就像我們當年遊訪的一樣,充滿東南亞的熱帶風情,我可以想像在當地那種自由閒適的感覺。
我無法苟同作者對於婚姻或是自由的價值觀,但是我同情她的過程。我覺得作者的心聲,就是現在所有都市男女的心聲。繁忙的生活讓心靈變得相當寂寞。我們跟朋友、鄰居、家人之間的關係變淡了。在外面自我尋求的同時卻喪失了心中的自己。我們迷網、痛苦、用情慾麻醉。但最終夢會醒,昨晚的狂飲會成為今日的宿醉。維有警醒生活,依靠主做我們的生命,才不會被死亡黑暗的權勢吞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