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書房閱讀心得。順便將服務課中被迫看的書的心得報告貼上,給未來的自己做參考。
觀望台灣今天的亂象,一打開電視就是某某政黨杯葛政府政策,要不然就是選舉時的政治抹黑,讓全民都陷入政治狂熱的境界。台灣在國際上有名的就是政治。面對這樣的環境,我不知道是福還是禍?我曾以我們的政治發展為傲,觀望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我們起步之早、民主素養在亞洲也相對進步,但是現今的政治亂象,讓身為90後的我都不免搖頭。
我有我的政治立場,所以對於市面上的政治書籍常常會因為作者的主觀印象讓我無法認同。但是瞿海源教授撰寫的「真假民主」他算是保持中立的態度,剖析社會動態。其實也是集結了作者歷年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發表。我喜歡作者對於時事的分析,除了政黨政治、選舉分析、他的關懷議題也延伸到了司法的改革。
閱讀的過程中,我幾乎一直和作者呈現反對立場,但感覺卻像是一場高級的辯論,不帶髒字的在字裡行間裡相互交流意見和想法。
閱讀的過程中我認為最不能和我的理念結合的就是作者提倡死刑的廢除。一頁一頁的讀,我試著找出可以讓作者說服我的理由。我秉持的理念是,人要敢做敢當,不要不把別人的命當一回事,但當自己面對正義的省判時,就一把眼淚。有些罪過可以原諒,但是面對生命的事,就不是原不原諒的事了。一旦生命被結束掉,要當事人的原諒也是不可能的了。但對於一輩子帶著傷痛的家人,一命抵一命根本還不夠償還。若連死刑都被廢除了,那對於殺人罪犯還有什麼是可以令他們畏懼的呢?然而作者一在強調,死刑的執行不可改變已經過去的悲劇,但卻會釀造新的不幸。他要人們學習原諒並放下過去。但我很好奇,若是作者的親朋好友面對被殺害這樣不幸的事,他是否仍會口提原諒? 這是我唯一完全不能認同的一點。
但除此之外,作者對於政治、政黨的評論都是盡量趨向中立。雖然難免會有一些政治的色彩,但是作者都有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這是我最欣賞的一點。一味的批評只是浪費社會資源,消耗評論者自己的口水也傷害聽眾的腦袋。所以面對一個少數僅存的會用理性分析提出建設性建議的政治人物我給予相當高的肯定和推崇。
真假民主不是一本口水戰的集匯,它是一本關心台灣社會民主發展的政治人的心聲。透過作者關懷的角度,讓台灣的政治環境添增了一絲溫暖並理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